[发明专利]一种TiCl4 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9092.4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3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启顺;徐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武媛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cl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l4尾气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装置包括储料罐、缓冲罐、一级碱液罐和二级碱液罐,储料罐和缓冲罐之间通过放气管相连通,缓冲罐和一级碱液罐之间通过一级尾气管相连通,一级尾气管进气端设于缓冲罐内,一级尾气管出气端设于一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下,一级碱液罐和二级碱液罐之间通过二级尾气管相连通,二级尾气管进气端设于一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上,二级尾气管出气端设于二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下,二级碱液罐连通尾气排出管,尾气排出管进气端设于二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上,尾气排出管出气端置于空气中。本发明装置简单,有效吸收海绵钛生产企业在TiCl4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钛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iCl4尾气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
背景技术
TiCl4是生产海绵钛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一种酸性腐蚀品(危规分类及编号:GB8.1类81051.UN No1838;IMDG CODE 8236页,8.1类),在潮湿的空气中极易水解生成H2TiO3和HCl,同时伴有大量腐蚀性的乳白色烟雾,并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规定,新污染源排放的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9mg/m3。目前,部分海绵钛生产企业在将外购或自产的TiCl4生产原料用储料罐输送过程中,为了确保储料罐内压力平衡需要向空气中排放尾气,尾气的主要成分为气化的TiCl4,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到空气中,产生的大量酸性(HCl)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和恶化作业现场,并对现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严重腐蚀放置储料罐的钢结构平台以及附近的管道、门窗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环保压力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Cl4尾气吸收装置及其吸收方法,用以解决海绵钛生产企业在TiCl4输送过程中烟气排放问题,从而达到防止环境污染、消除安全隐患和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所述TiCl4尾气吸收装置包括储料罐、缓冲罐、一级碱液罐和二级碱液罐,所述一级碱液罐和二级碱液罐内均装有碱液,所述储料罐和缓冲罐之间通过放气管相连通,所述放气管上设有放气阀,所述缓冲罐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缓冲罐和一级碱液罐之间通过一级尾气管相连通,所述一级尾气管进气端设于缓冲罐内,所述一级尾气管出气端设于一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下,所述一级尾气管上设有一级尾气阀,所述一级碱液罐和二级碱液罐之间通过二级尾气管相连通,所述二级尾气管进气端设于一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上,所述二级尾气管出气端设于二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下,所述二级碱液罐连通尾气排出管,所述尾气排出管进气端设于二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上,所述尾气排出管出气端置于空气中,所述储料罐上还连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
优选的,所述二级尾气管上设有四氯化钛气体传感器、二级尾气支管和二级尾气阀,所述四氯化钛气体传感器位于靠近一级碱液罐一侧,所述二级尾气阀位于靠近二级碱液罐一侧,所述二级尾气支管进气端设于四氯化钛气体传感器和二级尾气阀之间,所述二级尾气支管出气端设于一级碱液罐内碱液液面以下,所述二级尾气支管上设有二级尾气支阀、二级支管弹性气囊和二级尾气支管保护阀,所述二级尾气支阀位于靠近二级尾气支管进气端一侧,所述二级尾气支管保护阀位于二级尾气支管出气端一侧,所述二级支管弹性气囊设于二级尾气支阀和二级尾气支管保护阀之间,所述二级支管弹性气囊外部设有二级支管气囊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方弗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