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藻箱、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9017.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程顺利;刘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处理 水体 水处理系统 丝状 连通通道 净化 内腔 外部 盛装 箱包括箱体 净化功能 生态功能 水体表面 水体生态 稳定空间 系统主体 营养物质 藻类生物 溶氧 藻类 连通 互换 漂浮 污水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藻箱、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该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盛装待净化水体的系统主体和用于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的水处理藻箱;所述水处理藻箱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用于盛装丝状藻的内腔,箱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外部待净化水体与所述内腔的连通通道。本发明提供的水处理藻箱利用丝状藻从水体中吸收大量碳源、N和P等营养物质,为水体提供溶氧,保持水体的生态功能;箱体为丝状藻提供稳定空间环境,能强化藻类与周围水体的适应性,保证藻类生物净化功能的高效发挥;连通通道可以实现箱体内水体和外部水体互换,从而达到外部水体生态处理的目的,该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对污水的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藻箱、水处理系统及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普通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硝态氮和磷酸盐,这些污染物会促进微生物生长,耗尽氧气,造成水体发臭,鱼虾死亡。
传统生物处理污水方法如活性污泥法对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去除效果较好,但处理工艺能耗大,总磷、总氮处理效果不稳定;处理过程中会伴随产生大量污泥,带来污泥处理及处置成本高的问题;此外设备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也是该处理工艺的不足之处。
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池内产出了大量残饵、鱼类粪便等废物,常使水体营养含量增加而变为富营养水,富营养水的存在造成溶解氧下降,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目前,公知的池塘养殖是通过与外河进行排放水来调节池塘水质,然而这种方法容易从外河带进病原体,造成病害的发生。
目前,对环境水体污水及养殖水体的处理普遍存在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的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水处理方法及水处理藻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水处理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盛装待净化水体的系统主体和用于漂浮在待净化水体表面的水处理藻箱;所述水处理藻箱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用于盛装丝状藻的内腔,箱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外部待净化水体与所述内腔的连通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水处理系统,利用丝状藻从水体中吸收大量碳源、N和P等营养物质,为水体提供溶氧,保持水体的生态功能;箱体为丝状藻提供稳定空间环境,能强化藻类与周围水体的适应性,保证藻类生物净化功能的高效发挥;连通通道可以实现箱体内水体和外部水体互换,从而达到外部水体生态处理的目的,该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对污水的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箱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连通通道开合程度的调节门。连通通道包括箱体侧面的水交换孔和/或箱体底部的透水网。通过调节门的设置可调节箱体与外部水体之间的水交换量,达到控制水体特性的目的。在丝状藻培养过程中会附生单细胞藻类物质,采用透水网形式的箱体,单细胞藻类可从透水网迁向水体,实现单细胞藻类培养或为水产鱼类提供优质饵料的目的。
所述箱体包括筒形侧壁,筒形侧壁下方设有供箱体内腔中的沉降物沉淀的下凹底壁,或者/并且系统主体底部设有供待净化水体中的沉降物沉淀的收集仓。优选的,下凹底壁上连接有用于将箱体底部收集的沉降物排出的箱体排污管,收集仓底部连接有用于将收集仓内的沉降物排出的主体排污管。进一步优选的,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与箱体排污管和/或主体排污管的出口顺序连接的沉降分离装置、砂滤装置,砂滤装置具有用于与待净化水体连通的净化水出口。
所述筒形侧壁为方筒形,边长为40~180cm,高度为20~40cm。进一步优选的,方筒形侧壁的边长为50~100cm,高度为25~35cm。方筒形侧壁由四块侧壁板围成,连通孔的面积为侧壁板面积的0.01%~3%。选择上述规格的箱体,制作简单,箱体大小也适于箱体内丝状藻的正常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9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