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网络通信设备启动异常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8840.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罗钟迤;向芝青;李文波;贺昀轩;焦玮琦;陈勃;陈超群;黄松;周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网络 通信 设备 启动 异常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列车网络通信设备启动异常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搭建一个测试系统,用来测试列车网络通信设备;PC向程控电源发送指令,控制程控电源对测试系统和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PC通过采集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过程中的数据;PC判断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是否正常,如果是,则测试系统进行初始化,如果否,则PC存储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异常数据。本发明通过PC存储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异常数据,使得测试人员在后续分析时,能根据异常时存储的数据,精确定位异常点和快速查找异常原因,从而提升了异常点定位和异常原因查找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通信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网路通信设备启动异常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轨道通信测试领域,对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测试方法常以手动测试或Ping包测试。
手动测试作业时,由测试人员给被测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并监视通电启动情况以及各种任务启动的情况。
如果检测到异常则停止本次测试,进行异常分析;如果情况正常,则由测试人员手动对列车网络通信设备设备进行断电后再次手动重复之前的测试工作。手动测试方法对人工占用率高且测试效率低。
Ping包测试方法,Ping包通过计数机语言编写完成自动化测试,在列车网络设备通电启动过程中,由PC通过以太网通信方式一直对列车网络设备发送Ping数据包。
如果发送Ping包不成功,则认为本次列车网络设备通电启动存在异常;如果发送Ping包成功,则认为本次列车网络通信设备上电启动正常,之后再次重复之前的测试。
由于ping包测试方法不能存储列车网络设备通电启动过程中的数据,如果测试过程中出现列车网络设备启动出现异常将很难定位启动异常点,不利于异常问题原因分析。
ping包测试方法只能进行列车网络设备通电启动之后以太网通信任务启动的测试,缺少对其它关键性任务的测试,对故障检测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列车网络通信设备启动异常的测试方法,能提升异常点定位和异常原因查找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关于列车网络通信设备启动异常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搭建一个测试系统,用来测试列车网络通信设备,所述测试系统包括:PC、程控电源、信息转换设备;所述PC、所述程控电源、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过所述信息转换设备连接,使所述PC、所述信息转换设备、所述程控电源、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处于同一网段;
S20:所述PC向所述程控电源发送指令,控制所述程控电源对所述测试系统和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
S30:所述PC采集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过程中的数据;
S40:所述PC判断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是否正常的方式为:所述PC选取通电启动采集到的第一条数据作为通电启动开始标志,所述PC选取通电启动采集到的最后一条数据作为通电启动结束标志,所述PC判断只有1个启动开始标志和1个启动完成标志属于通电启动正常,其余均为启动异常;如果启动正常,所述测试系统进行初始化后,进入S80或者所述PC进行关键性任务的测试,如果否,则进入S50;
S80:所述PC控制所述程控电源断电,然后进入S20;
S50:所述PC存储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通电启动异常数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中,所述信息转换设备包括交换机、串口服务器;所述PC与所述交换机经以太网线连接,所述交换机与所述程控电源经以太网线连接,所述交换机与所述列车网络通信设备经以太网线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与所述列车网络设备经串口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8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