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品系的结构性综合评价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7925.3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新;李翠芳;梁丽鹏;刘淑红;袁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05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品系 结构性 综合 评价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花品系的结构性综合评价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育种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仅仅高产已经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因此,在棉花育种过程中,能够体现产量高、抗逆性强及纤维品质好的育种因素都会作为棉花新品种筛选的考虑因素。能够体现上述育种因素的棉花性状有很多,如反映皮棉产量要素、品质要素、抗逆要素等性状,每一个组合或者每一个目标群体至少会生成这一套数据,优良群体甚至会有数十乃至上百个衍生群体。规范调查产生的数十套甚至上百套数据,再加之器械辅助进行规模检测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调查性状多、规模大,产生的海量试验数据对筛选和评价棉花品系性质造成极大的困难。为准确筛选出目标品系,需要逐项进行数据比较,时间长、效率低、误差大,甚至会在大量数据中丢失目标品种。因此,亟需一种对棉花品系大量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性综合分析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品系的结构性综合评价选育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筛选出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协调稳定的棉花品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品系的结构性综合评价选育方法,所述评价选育方法包括:
(1)、获取待测棉花品系的产量指标,所述产量指标包括子棉产量X1、衣分X2、单铃重X3、单株铃数X4及子指X5;
检测待测棉花品系的纤维品质指标,所述纤维品质指标包括纤维长度X6、比强度X7及马克隆值X8;
调查待测棉花品系抗逆相关的性状值,所述抗逆相关的性状值包括顶尖被害率X9、卡那霉素反应率X10、枯萎病指X11、黄萎病指X12及生育期X13;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数据利用式S1~式S3和式S所示公式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
S1=X1÷CKX1×0.9032+X2÷CKX2×0.9061+X3÷CKX3×0.5891+X4÷CKX4×0.7961+X5÷CKX5×0.4621;
S2=CKX6÷X6×(-0.4831)+CKX7÷X7×(-0.6752)+X8÷CKX8×(-0.7958);
S3=X9÷CKX9×(-0.7945)+X10÷CKX10×(-0.6832)+X11÷CKX11×(-0.6906)+X12÷CKX12×(-0.7906)+X13÷CKX13×(-0.2906);
S=S1+S2+S3;
其中,CK为对照品种的相应性状值;
通过S值的大小对棉花品系进行结构性综合分析比较,S值越大代表棉花品系的综合性能越好。
优选的,所述棉花品系的产量指标通过室内考种计算得到。
优选的,所述棉花品系的纤维品质指标通过田间器械或室内仪器检测得到。
优选的,所述棉花品系抗逆相关的性状值通过田间调查计算得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能够代表皮棉品质的13种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一种能够综合评价棉花品系的方法。该方法中包括产量指标、纤维品质指标和抗逆性相关指标,通过代表不同指标的性状及其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能够代表评价棉花品系的不同指标特征。再综合比较选出的棉花品系产量、品质及抗逆性结果,筛选出协调统一、生产适应性强、稳定性更好的棉花品系。
本发明的评价方法通过产量指标、纤维品质指标和抗逆性相关指标对皮棉品质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将主要的性状与相关系数进行结合,性状数值的比值与相关系数的乘积代表此性状对棉花皮棉产量的影响程度,所有相关性状比值与相关系数之积的和整体反应所筛选品系的水平,数值越大,品系性能越稳定。利用本发明的S值来代表综合比较的棉花品质性能,能够准确、快速筛选出目标品系,客观反应目标品系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