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7341.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格;刘洋;张涛;于宝兴;张春艳;王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2/36 | 分类号: | C23C22/36;C23C22/34;C23C22/08;C23C22/78;C23G1/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膜溶液 化学转化膜 铝合金表面 制备 膜层 耐蚀 缓冲剂 成膜促进剂 防腐蚀处理 铝合金基体 成膜过程 混合溶液 均匀致密 耐蚀性能 酸洗活化 有机涂层 不含铬 铬酸盐 结合力 成膜 除油 碱洗 主盐 | ||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防腐蚀处理技术,具体是指一种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所述的成膜溶液为含有主盐、缓冲剂、成膜促进剂、pH调节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成膜溶液的pH为2~5。所述的化学转化膜制备方法包括除油、碱洗、酸洗活化和成膜四个步骤,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含铬或铬酸盐等对环境有害的成分,成膜过程简单,成膜溶液组成成分造价低廉,所得化学转化膜均匀致密,耐蚀性能优异,能显著提高有机涂层和铝合金基体的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表面防腐蚀处理技术,具体是指一种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因其优越的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已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虽然铝合金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形成一层氧化物膜层,对合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足以满足工业防护需求,在腐蚀性苛刻的环境中容易发生严重的腐蚀,因此铝合金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两步处理:表面改性处理和喷涂有机涂层。
铝合金表面改性处理技术主要有喷砂处理、微弧氧化、阳极氧化和化学转化处理等工艺,化学转化处理工艺因操作简便、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被优先选作铝合金的表面处理工艺。目前,铬酸盐转化处理工艺是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主流工艺,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涂层附着力。但是铬酸盐中含有Cr6+,它的有毒性和致癌性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对工艺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已经被限制使用。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涂层附着力的铝合金化学转化处理工艺。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266315B、CN102212812B、CN101358341B、CN1683590A、CN103305822A、CN104264144A)等一系列专利相继公开多种铝合金无铬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及制备方法,但这些转化膜成膜溶液及制备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成膜工艺过程中使用成本价格较高的钴盐或有毒的亚硝酸盐;(2)化学转化膜制备工艺繁琐,需要后处理封孔或者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3)有些化学转化膜耐腐蚀性能不佳,无法满足实际生产和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及膜层制备方法,用以替代含有Cr6+的铬酸盐转化处理工艺,解决现有无铬转化处理技术成膜温度高、耐蚀性能不理想、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高铝合金基体本身在苛刻腐蚀环境中的耐蚀性能和与有机涂层的附着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所述的成膜溶液为含有主盐、缓冲剂、成膜促进剂、pH调节剂和水的混合溶液,成膜溶液的pH为2~5;其中:
主盐为硫酸钛、硝酸钛、氟钛酸钠、氟钛酸钾、氟钛酸铵、碳酸锆铵、硝酸锆、氟锆酸钾、氟锆酸钠、氟锆酸铵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主盐浓度范围为0.1~20g/L;
缓冲剂为硫酸、硝酸、氢氟酸、磷酸、有机膦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三钠、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三钾、磷酸一氢钾、磷酸二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缓冲剂浓度为1~30g/L;
成膜促进剂为氟化钠、氟化钾、氟化氢钠、氟化氢钾、氟化氢铵、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铵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膜促进剂浓度为1~15g/L。
所述的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pH值调节剂为硫酸、硝酸、氢氟酸、磷酸、有机膦酸、柠檬酸、氟钛酸、氟锆酸、酒石酸、乙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pH调节剂含量为0.5~5mL/L。
所述的铝合金表面无铬耐蚀化学转化膜成膜溶液,优选的主盐的浓度为0.5~10g/L,缓冲剂的浓度为5~20g/L,促进剂的浓度为5~1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