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7080.8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瞿韬光;刘佳宁;苗生广;刘聪;郭文莉;李树新;伍一波;商育伟;杨丹;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7/68 | 分类号: | C07D307/68;C09K11/06;C07F3/06;C08G83/00;G01N21/64;B01J20/22;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羧酸 有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二羧酸有机配体为二‑(3‑甲酸‑苯)呋喃‑2,5‑二酰胺,其分子式为:C20H14N2O7。一种锌配合物,其分子式为{[Zn(C20H12N2O7)(H2O)3]·3H2O·DMF}n,其中,C20H12N2O7为所述二羧酸有机配体,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n表示大于1的整数。该锌配合物可用作识别Fe3+或硝基苯的荧光探针,也可对亚甲基蓝进行吸附。本发明不仅可用作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识别Fe3+或硝基苯的荧光探针,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化学组分易于控制、可重复性好、产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探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探针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并且其荧光性质(如激发和发射波长、强度、寿命、偏振等)可随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极性、折射率、粘度等性质)改变而灵敏地改变的一类荧光性分子。荧光探针在环境检测及生物化学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环境检测方面,利用荧光探针的荧光法比传统环境检测方法具有选择性更好、灵敏度更高、仪器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快速、敏灵、高效的环境检测分析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制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识别金属离子或小分子的荧光探针材料是当前荧光探针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不仅可用作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识别Fe3+或硝基苯的荧光探针,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化学组分易于控制、可重复性好、产量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该二羧酸有机配体为二-(3-甲酸-苯)呋喃-2,5-二酰胺,其分子式为:C20H14N2O7,其结构式如下:
一种二羧酸有机配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5-呋喃二甲酸与二氯亚砜均放入反应容器内,并加热回流72小时,然后将该反应容器内的液体完全蒸发,再向该反应容器内加入无水二甲基乙酰胺,从而制得棕黄色溶液;将3-氨基苯甲酸和4-(甲氨基)吡啶溶于无水二甲基乙酰胺中,然后加入所述棕黄色溶液,并搅拌反应36小时,再加入质量分数为5%稀盐酸,从而制得白色沉淀;对所述白色沉淀进行洗涤、干燥,从而得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二羧酸有机配体;
其中,各原料的比例关系如下:
一种锌配合物,其分子式为{[Zn(C20H12N2O7)(H2O)3]·3H2O·DMF}n,其中,C20H12N2O7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二羧酸有机配体,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n表示大于1的整数,其晶体结构数据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Zn(C20H12N2O7)(H2O)3]·3H2O·DMF}n的晶体学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7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向AKAP3的亲和肽P333
- 下一篇:一种氢混合动力集成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