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5711.2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3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征;倪斌;顾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征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闫方圆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固定 携带 线缆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子设备壳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如移动电源,移动电源适配器,移动硬盘等,该类电子设备都配置线缆进行通信或者供电。目前,该类电子设备携带线缆的方式,大多数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开设与线缆对应的孔洞,将对应的线缆插入孔洞,从而完成线缆的简单固定,以便于携带。此类携带(固定)方式,不具有通用性,固定效果不佳,占用空间较大,其对线缆的长度、形状约束较大,线缆在携带过程中易损坏,不易更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电子设备携带线缆的方式,不具有通用性,固定效果不佳,占用空间较大等问题。本发明的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通用性强,占用空间小,无需改造线缆,低成本的固定携带线缆,有效的防止线缆的损坏,结构巧妙,容易实现,适用于各种具备电缆通信或供电等的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边面上设置开设有沿其周圈分布的用于放置线缆的凹槽,所述凹槽在外壳体的侧边面的弯角处为弧形过渡沟槽部,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限位固定线缆的凸齿。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为多个,间隔分布在凹槽的单侧壁上。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为多个,间隔分布在凹槽的两个侧壁上。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端部均为与线缆接头相匹配的形状。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用于设置线缆接头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两侧设置有防护壁,所述防护壁紧贴线缆接头的侧壁设置,所述防护壁的中部设置有便于手持取出线缆接头的缺口。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嵌入在腔体的底面。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与线缆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弧形面。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线缆接头前端部的衬板。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个端部埋设有用于吸附线缆接头的磁铁或埋设有铁磁性材质制成的吸附块。
前述的一种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接头为铁磁性材质制成或者线缆接头内设置有磁铁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能将线缆绕放在壳体侧边面周圈的凹槽内,并在凹槽的端部设置有吸附线缆接头的磁铁,通用性强,占用空间小,无需改造线缆,低成本的固定携带线缆,有效的防止线缆的损坏,结构巧妙,容易实现,适用于各种具备电缆通信或供电等的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凹槽的弧形过渡沟槽部的第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凹槽的弧形过渡沟槽部的第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凹槽的弧形过渡沟槽部的第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凹槽的弧形过渡沟槽部的第四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凹槽的端部第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凹槽的端部第二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凹槽的端部第三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便于固定携带线缆的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衬板处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线缆固定到弧形过渡沟槽部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线缆接头固定到腔体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凸齿安装位置的第一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凸齿安装位置的第二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凸齿安装位置的正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外壳体;2:凹槽;201:弧形过渡沟槽部;202:凸齿;203:磁铁;204:腔体;205:防护壁;206:缺口;207: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征,未经陈文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5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