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4197.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旭敏;庄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3/034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移动 终端 及其 解锁 方法 具有 存储 功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而且智能移动终端的屏幕基本为触摸屏,为了解决智能移动终端在没有锁屏的情况下出现的因误碰而引起的误操作的问题,通常会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锁屏。用户在对智能移动终端解锁之后,才能再次正常使用智能移动终端。
目前,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解锁方式,比如数字或图形密码解锁、指纹解锁,这些解锁方式不仅容易被误碰而产生误操作。另有一类摇晃翻转智能移动终端以使其运动轨迹符合解锁的条件的方式解锁,这些解锁方式不仅容易被误碰而产生误操作,同时的安全系数不高,存在着安全隐患。现在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一般为电容式,也有利用人体的电容特性的解锁方式,即,当人体与触摸屏接触时,电容式屏幕、人体与大地之间耦合电容上会有交流信号,以此确定用户的身份,再结合图形密码的方式解锁。此种方法,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引入其他电容,从而干扰交流信号的检测,会经常出现误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不仅可以减少误操作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包括:获取人体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获取到的人体特征数据与预设的人体特征数据是否匹配;如果所述获取到的人体特征数据与预设的人体特征数据匹配,则获取运动特征数据;判断所述获取到的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的运动特征数据是否匹配;如果所述获取到的运动特征数据与预设运动特征数据匹配,则执行解锁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通信电路、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通信电路用于与其他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获取及传输指令;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特定的人体特征数据、特定的运动特征数据、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所产生的中间数据;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任一所述解锁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实现本发明任一所述解锁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智能移动终端结合人体特征数据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运动轨迹确定是否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操作,因为人体特征数据是唯一确定的且不容易被仿制,因此可以提高安全性。同时,从两个维度判断确定是否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解锁操作,可以减少误操作的发生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明确、清楚,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条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终端的解锁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解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人体特征数据。
人体本身有电容和阻抗的特性,具有唯一性和可辨识性。同时,人体可以作为传输信息的介质,可以传输特定的信息。
其中,人体特征数据为特定的人体信息数据,包括人体的阻抗特征数据或人体的电容特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人体植入象征身份信息的芯片,芯片内的身份信息具有唯一性,人体特征数据可以为芯片内的身份信息。
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在此不做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4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