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3653.X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日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3B3/10;H02N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刘伟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致动器 光学 设备 | ||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8月31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2/072244、进入国家阶段日期为2014年2月28日、国家申请号为201280042275.0、发明名称为“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公知有使用机电转换元件来驱动移动件的振动致动器(专利文献1),但是,轴承配置在外周部,存在该轴承的滑动音较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关于这样的振动致动器,为了实现静音化,提出使用塑料轴承(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036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05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的振动致动器使用于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的透镜镜筒中,但透镜镜筒被要求小型化,从而希望缩短振动致动器的全长。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透镜镜筒的全长的缩短化的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振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机电转换元件而被激振的振子;通过由上述振子产生的振动而相对旋转的转子部;在上述振子与上述转子部之间沿推力方向产生加压压力的加压部;对上述转子部的推力方向及径向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的中空状的转子座;和旋转轴与上述振子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的轴承部件,上述转子座具有:设置在其外周部且承接上述转子部的加压压力的外周侧凸缘部;和设置在其内周部且成为上述轴承部件的第一滚道面的内周侧凸缘部。
也可以为,上述转子座在上述外周侧凸缘部与上述内周侧凸缘部之间具有圆筒部,相对于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第一滚道面、以及设置在该第一滚道面的相反侧的第二滚道面,配置在上述转子座的上述圆筒部的内周侧。
也可以为,上述振动致动器具有滚道部件,该滚道部件具有相对于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第二滚道面,上述加压部与上述滚道部件的接触面配置在上述转子座的上述圆筒部的内周侧。
也可以为,上述振动致动器具有减振材料,该减振材料设置在上述转子部与上述转子座的上述外周侧凸缘部之间,用于吸收上述转子部的振动。
也可以为,相对于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第一滚道面及第二滚道面的至少一方为塑性材料。
也可以为,相对于上述轴承部件的上述第二滚道面为热固性树脂。
也可以为,上述轴承部件的滚珠数量不为上述振子的行波的波数的整数倍。
也可以为,上述轴承部件为推力轴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光学设备,将光路配置在上述振动致动器的中空部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振动致动器的全长的缩短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振动致动器的实施方式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的基本构造。
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具有定子11、压电体12、转子13、中筒14、缓冲部件15、减振材料16等。
定子11是使用不锈钢材料或因瓦合金(invar)材料等铁合金、和黄铜等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材料而形成的大致圆环形状的部件,在一个端面上设有压电体12,在另一面上形成有切割出多个槽而形成的梳齿部11a。该梳齿部11a的前端面通过压电体12的激振而产生行波,成为驱动转子13的驱动面。
压电体12具有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PZT(锆钛酸铅)而形成,并使用导电性的粘结剂等与定子11接合。在压电体12上形成有与未图示的柔性印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极,通过从该柔性印制电路板供给的驱动信号而使压电体12激振。
转子13为大致圆环形状的部件,通过后述的波形垫圈(waved washer)4的加压压力而与定子11的驱动面加压接触,并通过定子11的行波而被摩擦驱动。
中筒14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致动器固定在透镜镜筒上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3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透镜安装的高精度复合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音圈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