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代内/间攻击的同态签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770.4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冰;魏海亮;刘小斌;谭静静;王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9/08;H04L9/32 |
代理公司: | 西安中科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54 | 代理人: | 韩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设置 消息验证 消息组合 算法 攻击 标识符 多项式时间算法 矩阵 标识符信息 安全性能 计算开销 矩阵形式 理论证明 签名信息 实时通信 数据验证 网络编码 消息向量 准备阶段 位信息 行数据 公钥 抵抗 认证 转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代内/间攻击的同态签名方法,涉及网络编码技术领域。它由参数设置Setup、消息签名Sign、消息组合Combine和消息验证Verify四个多项式时间算法组成;具体包含如下步骤:准备阶段:每代消息写成m×(n‑1)维矩阵形式,每行数据之和作为行首,转化成m×n维矩阵;算法利用消息向量中前N位信息设计签名信息;参数设置Setup;消息签名Sign(SK,id,v'i);消息组合Combine;消息验证Verify(id,v,σ,PK)。将代标识符信息应用于签名的构造中,数据验证算法需要固定公钥和代标识符共同完成。理论证明本发明可抵抗代内/间攻击,实现各代信息的独立认证。本方法具有计算开销小,安全性能高的特点,适用于实时通信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代内/间攻击的同态签名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编码容易受到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污染攻击,信息被恶意篡改或伪造传输后污染整个网络,导致信宿无法正确解密信息,网络资源可能会在成的极大浪费。
2000年,Cai等人提出了网络编码理念后,网络编码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应用层多播、P2P文件公享等方面,大幅度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和网络传输速率,还有效提高了网络鲁棒性和稳定性。然而网络编码容易受到恶意节点的污染攻击,信源信息被恶意篡改或伪造,经中间节点的编码传输污染整个网络,导致信宿无法正确解密信息。于是,需要为网络编码设计新的签名算法。Krohn等首次提出利用同态哈希函数来设计同态签名方案的验证算法,该方法可检测出被修改的编码分组,但需执行进行大量双线性对运算,无法实现数据包的即时传输。Yu等提出了一种基于RSA的同态签名方案,可大幅降低同态签名的运算复杂度,但仍有大量模指数运算,而且存在代间污染严重的问题。Liu等提出的同态签名方案为每代消息设置独立且唯一的消息代标识符,并利用消息代标识符产生的哈希值对密钥进行随机处理,从而到达抵抗代内、间攻击的目的,但运算量仍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抗代内/间攻击,实现各代信源信息独立认证,并且签名、验证速度较快,适用于实时通信系统的抗代内/间攻击的同态签名方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代内/间攻击的同态签名方法,它由参数设置Setup、消息签名Sign、消息组合Combine和消息验证Verify四个多项式时间算法组成;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1)准备阶段:每代消息写成m×(n-1)维矩阵形式,每行数据之和作为行首,转化成m×n维矩阵;算法利用消息向量中前N位信息设计签名信息;
(2)参数设置Setup:
设定安全参数1τ(较大的正整数)和m,n之后:
a)生成一个五元组(q,H,G,P,R),其中,q>2τ为一个大素数,H为:{0,1}*→Fq的哈希函数,为一乘法循环群,g为G的生成元;为一伪随机数生成器,R为一个r×(N+r)维的秘密矩阵,ri,j∈Fq,ri=P(sdi)(i=1,2,...,r),sdi为随机秘密种子,经系统加密通道发送给信源;
b)生成公密钥;系数βi(i=1,2,...,r)在Fq随机选取,有可得密钥SK和公钥PK:
SK={r0,ri'∈Fq|i=1,2,...,N+r},
其中
(3)消息签名Sign(SK,id,v′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