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管理的指静脉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2767.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子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管理控制 静脉 开锁 报警控制模块 门禁控制系统 权限设置模块 人机交互模块 身份认证装置 微型电磁铁 智能显示屏 管理单元 后台信息 静脉认证 身份识别 液晶触摸 智能管理 门禁 报警发射器 智能化管理 报警喇叭 数据存储 无线连接 系统登录 远程接收 安防 查询 监控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指静脉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系统,包括中央管理控制单元、指静脉身份认证装置、微型电磁铁、液晶触摸智能显示屏、后台信息管理单元、GPRS报警发射器、报警喇叭,中央管理控制单元内设有权限设置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报警控制模块;操作人通过液晶触摸智能显示屏和人机交互模块在权限设置模块中设置成管理人或开锁人;中央管理控制单元根据管理人和开锁人在指静脉身份认证装置上的指静脉认证结果,控制管理人系统登录和控制微型电磁铁和报警控制模块;如此,实现指静脉认证门禁开锁,提高门禁安防效果。而后台信息管理单元通过GPRS与中央管理控制单元无线连接,实时远程接收和监控各种数据存储、查询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指静脉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指静脉身份识别技术源于21世纪初,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生物身份识别技术之一。2002年日本的日立公司首先推出了指静脉识别产品,2010年前只有他们有成熟的产品。
国内指静脉识别技术研发始于2004年,直到2008--2010年,中国才有为数不多的企业或单位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左右,国内市场出现指静脉身份认证装置、桌面识别仪及考勤机等初级产品,由此国内安防市场曾一度掀起市场应用和推广指静脉识别技术的高潮,但是直至现在,指静脉识别技术在门禁行业中的应用基本空白,国内生产的成熟产品罕见。
且,目前国内门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身份识别上,依然沿袭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开启,大多有以下四种:1.指纹识别;2.机械钥匙;3.密码(以电子密码为主),4.刷卡。为提高安全等级,大多是将其中两个认证方式融合一起;简单点的只有其中一种认证方式开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其中,机械钥匙、密码、刷卡都是传统身份认证方式,机械钥匙、密码、卡如被人盗取,就无安全性可言,以上身份认证方式不安全且落后。指纹识别虽属生物识别技术之一,要比前者安全先进,但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静脉、虹膜识别相比,他的技术标准与安全等级也已经落伍。实践证明,指纹是可以被复制盗取,且不是活体识别,同样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二是在管理功能上,传统的门禁管理功能简单弱小,易被侵入,且无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融合,无法满足中高端用户市场需求。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和安全等级更高、管理功能更强大的门禁产品急需被开发应用于市面上。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基于智能管理的指静脉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指静脉身份识别门禁控制系统,通过指静脉身份识别、实现单/双人开启的智能管理门禁,提高了门禁的和系统管理的安全防护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子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子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7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