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653.8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4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洛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86;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耗材 打印耗材 非接触式 状态检测 特征像素 状态判断 堵料 断料 凸透镜 表面质量指数 非接触式测量 发光二极管 光照条件 机械磨损 连续拍照 目标增量 位置变化 移动增量 照片拍摄 打印 检测 记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耗材检测,由发光二极管提供光照条件,由CMOS摄像头通过凸透镜对耗材表面进行连续拍照,由DSP单元提取每张照片里的特征像素,并记录有效的特征数目,通过比较相邻两张照片里同一个特征像素的位置变化,计算得到耗材在这两张照片拍摄时间间隔内的实际的位移增量;S2、耗材断料状态判断,比较S1中对每张照片的表面质量指数的是否大于阈值,判断耗材是否断料;耗材堵料状态判断,耗材实际的移动增量与目标增量差值大于阈值,判断耗材是否堵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的状态检测,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避免因机械磨损接触产生的打印差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熔融沉积成型)在打印过程中,由于耗材有杂质 、耗材折断、耗材耗尽以及打印头故障等因素,导致打印头不出料,而使打印失败。这将导致时间的浪费和耗材的损失,这种情况在打印大尺寸的3D打印件上影响尤为显著。
传统的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采用机械开关或者光电对管,当耗材存在时机械开关被耗材压下,或者光电对管被耗材遮挡,从而判断耗材的存在。采用机械或者光电对管检测3D打印耗材的方式,只能检测耗材的断料状态,无法检测到耗材堵料故障。
中国发明专利201710174430.9:其利用的旋转编码实现耗材检测的方法,通过3D打印耗材的移动带动旋转编码的旋转,在检测时间内旋转编码的运动状态去判断耗材的状态。但是,采用旋转编码的方式,需要耗材与旋转编码硬接触,导致耗材传输过程中阻尼变大和耗材变形,影响打印质量。其耗材的断料状态需要耗材传输过程才能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耗材检测,由发光二极管提供光照条件,由CMOS摄像头通过凸透镜对耗材表面进行连续拍照,由DSP单元提取每张照片里的特征像素,并记录有效的特征数目(又称为表面质量指数),通过比较相邻两张照片里同一个特征像素的位置变化,计算得到耗材在这两张照片拍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量;
S2、耗材状态判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包括断料检测,DSP 单元通过检测当前成像的表面质量,衡量有效的特征数目,如果低于阈值,表示耗材断料,发送耗材故障信号给3D打印机并进行告警提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包括堵料检测,MUC实时获取DSP单元处理的每帧照片之间的位移增量,计算出耗材的实际移动增量,与目标增量对比,如果差值大于阈值,表示耗材出现堵料故障,发送耗材故障信号给3D打印机并进行告警提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实现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的状态检测,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可避免因机械磨损接触产生的打印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的检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非接触式3D打印耗材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洛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洛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