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2363.3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李丽;方针;李波;徐勋建;郭俊;杨莉;邸悦伦;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副高 中期 变动 水库 动态 水位 划定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文水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及系统,以预见期更长地进行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管理。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历史副高中期变动规律,确定至少一个关联区域的演变周期和对应该演变周期的副高西伸脊点东西方向的经度范围、及副高西伸脊点经度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对关联区域内受副高影响的任一水库,以该水库发生降水时所跨的副高西伸脊点经度为分割点将该演变周期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并计算各个时间段所对应该水库的日平均降水量;根据副高西伸脊点经度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和各个时间段所对应该水库的日平均降水量对该水库的汛限水位按的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段规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水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绝大部分水库兼具防洪、兴利两个重要功能,汛期降水量大,防洪和兴利之间经常存在矛盾:汛限水位高,有利于蓄水兴利,但面对较大降水,防洪作用小,水库本身和下游地区存在安全风险;汛限水位低,有利于防洪安全,但容易造成汛期大量弃水,汛后无水可蓄,影响经济效益的局面。传统水库调度着眼于防洪安全,规定了汛期水位控制范围,影响水库效益。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理念,主要根据降水信息动态调整汛限水位,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库经济效益,缓解水库防洪和兴利间的矛盾。但是,目前有关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的研究,主要依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未来24h、48h降水预报,由于预见期短,遇到强降水过程,水库调度往往来不及有效应对,因此需要一种预见期较长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以满足水库调度需求。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面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夏季降水最重要最直接的因子之一,大量水汽沿着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向北输送到我国大陆,产生降水。研究发现,夏季副高存在周期为15天左右的东西方向中期振荡演变过程,会直接影响我国降水发生区域,因此,考虑副高的中期变动,对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以预见期更长地进行水库动态汛限水位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方法,包括:
根据历史副高中期变动规律,确定至少一个关联区域的演变周期和对应该演变周期的副高西伸脊点东西方向的经度范围、及副高西伸脊点经度随时间的变化函数;
对所述关联区域内受副高影响的任一水库,以该水库发生降水时所跨的副高西伸脊点经度为分割点将该演变周期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并计算各个时间段所对应该水库的日平均降水量;
根据所述副高西伸脊点经度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和各个时间段所对应该水库的日平均降水量对该水库的汛限水位按所述的六个时间段进行分段规划;
其中,所述六个时间段分别为:
第一时间段,从所述关联区域副高西伸脊点最东位置西进到影响该水库降水的东部经度端点的时间段;
第二时间段,从影响该水库降水的东部经度端点西进到该水库的西部经度端点的时间段;
第三时间段,从影响该水库降水的西部经度端点西进到所述关联区域副高西伸脊点最西位置的时间段;
第四时间段,从所述关联区域副高西伸脊点最西位置东进到影响该水库降水的西部经度端点的时间段;
第五时间段,从影响该水库降水的西部经度端点东进到该水库的东部经度端点的时间段;
第六时间段,从影响该水库降水的东部经度端点东进到所述关联区域副高西伸脊点最东位置的时间段。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副高中期变动的水库动态汛限水位划定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