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甘油二酯的化学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1885.1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2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贺军波;韩立娟;张维农;齐玉堂;黄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29 | 分类号: | C07C67/29;C07C69/30;C07C69/0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油二酯 化学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甘油二酯的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苄基缩水甘油醚与脂肪酸反应得到1,2‑脂肪酸‑3‑苄氧基甘油酯;(b)1,2‑脂肪酸‑3‑苄氧基甘油酯在钯碳催化作用下氢化脱除保护基得1,2‑脂肪酸甘油二酯粗产品,经低温重结晶可高收率(90%)的获得高纯度(90%)的1,2‑脂肪酸甘油二酯。本发明合成路线简便、后处理简单、总收率高(75%),可有效的合成1,2‑脂肪酸甘油二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2-甘油二酯的化学合成及其纯化方法,属于结构甘油酯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是一类甘油三酯中某个脂肪酸脱去而形成的结构脂质,DAG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酸代谢的內源中间产物,属于公认安全(GRAS)的食品成分。根据脱去脂肪酸的位置,可将DAG分为1,3-甘油二酯和1,2-甘油二酯,其中1,2-甘油二酯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可作为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控制细胞的增值、分化和生存;可作为趋化因子刺激白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促进伤口的愈合;也可显著改善患有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紊乱功能。此外,1,2-甘油二酯还可作为大量酶受体的兴奋剂和拮抗剂。因此,1,2-甘油二酯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于1,2-甘油二酯的热稳定性较差,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发生分子内酰基迁移而变为更加稳定的1,3-甘油二酯,因此对其合成研究报道较少。目前报道制备1,2-甘油二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制备方法是以D-甘露醇为原料,经甲叉基保护、氧化还原、苄基保护、脱甲叉基保护、醇的酰化、苄基的脱保护等六步反应,可以49.3%的收率制备出1,2-甘油二酯。
第二种制备方法是中国专利公开的(申请号:CN201610464892),以一种固定化脂肪酶合成1,2-甘油二酯,具体的方法是将植物油和有机溶剂以1:10~100的摩尔比混合,搅拌乳化后,加入占底物总质量2~20%的固定化脂肪酸酶,在20~70℃温度下反应0.5~6小时后,离心出去脂肪酶,得到含有1,2-甘油二酯的产物,经两步重结晶纯化,可得到1,2-甘油二酯的纯度最高达100%。
现有制备1,2-甘油二酯的方法仍存在一些缺陷:(1)化学法制备1,2-甘油二酯的步骤较多,造成总收率较低;(2)酶法制备1,2-甘油二酯的固定化酶成本较高;(3)酶催化制备1,2-甘油二酯的区域选择性不高,且反应温度较高,会有1,3-甘油二酯的生成。目前而言,国内尚无可规模化生产1,2-甘油二酯的生产厂家,因此探索具有区域选择性合成1,2-甘油二酯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在多年来有机合成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温和的化学合成1,2-甘油二酯的新方法,可高收率、高纯度的合成1,2-甘油二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合成1,2-甘油二酯的新方法,两步的总收率达到75%以上;其反应式如下:
一种1,2-甘油二酯的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选择适当的带水剂,将苄基缩水甘油醚与脂肪酸在50~100℃温度下反应2~24小时,得到1,2-脂肪酸-3-苄氧基甘油酯;其中所述的苄基缩水甘油醚、脂肪酸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2~4:0.025~0.2,优选1:2.5:0.05;所述的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醋酸锌、醋酸铁、氯化铁、硫酸铁等,其中优选对甲苯磺酸;所述的带水剂为甲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正丁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所述的脂肪酸可为长碳链脂肪酸、中碳链脂肪酸和短碳链脂肪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