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穴治疗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1816.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聪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5/614;A61P25/20;A61P1/14;A61P11/06;A61P9/06;A61K33/26;A61K33/14;A61K33/30;A61K31/045;A61K31/61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穴 治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耳穴治疗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耳穴治疗贴包括中药豆、收敛脱敏膏和离型纸,中药豆的主要成分为礞石和紫石英,收敛脱敏膏的主要成分为炉甘石和冰片,中药豆和收敛脱敏膏在无菌环境中制备、裁剪并与离型纸结合制备成耳穴治疗贴,真空无菌保存。本发明的耳穴治疗贴患者过敏率极低,中药豆和收敛脱敏膏中的有效成分刺激耳部腧穴产生生物电磁,该生物电磁沿经络传导至病变部位,使病变部位各细胞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各中药成分作用于皮肤表层并通过经络传导迅速作用于病变部位各中药成分得到有效发挥,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一种耳穴治疗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耳穴疗法是在耳穴表面贴敷硬质、表面光滑的小圆粒贴压耳穴,它是在耳穴毫针法基础上替代埋针的一种简单疗法。耳穴疗法治疗一些病症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痛、无创伤、副作用少、不易感染。适用于老年人、幼儿、怕针惧痛、路途遥远、工作学习紧张不能每日去医院就诊者。此法可用于各种急性病的消炎、消肿、止痛,又可治疗各种慢性病,如近视、痤疮、高血压、糖尿病、遗尿症、神经衰弱等,故受到很多患者的欢迎。
目前用于耳穴疗法的贴压物主要有三大类,一类为植物种子如油菜籽、小米、绿豆、莱菔子、白芥子、王不留行籽等;二为中成药药丸,如六神丸、牛黄消炎丸、咽喉丸、小儿惊风丸、仁丹等;三为聚苯珠、磁珠。植物种子或中药丸作压丸,其自身的无药物成分,或药用成分较难发挥作用,效果不稳定,而磁珠作为压豆,其自身保健功效不强,砭石作为单一矿物质,虽有保健功能,但治疗作用不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贴膏进行裁剪,并将豆贴压在贴膏上,该过程在空气环境中进行,贴膏和中药豆暴露在空气中,并直接接触操作者手或工具,环境中的细菌极易滋生从而导致过敏率提高,且普通膏药不具有收敛脱敏作用,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豆易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过敏率低且治疗效果显著的耳穴治疗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耳穴治疗贴包括中药豆、收敛脱敏膏和离型纸,其特征在于:中药豆为直径为2-5mm的球形丸,中药豆嵌于收敛脱敏膏上,收敛脱敏膏固定在离型纸的中央。
本发明的耳穴治疗贴、中药豆和收敛脱敏膏的制备过程完全是在无菌的环境中制备,有效避免了环境中细菌在表面的附着,从而引起过敏现象,另外,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直接接触离型纸,贴压完成后将离型纸撕掉,避免接触到收敛脱敏膏和中药豆,降低了操作者手部及工具上的细菌对中药豆及其收敛脱敏膏的污染几率;本发明的耳穴治疗贴单个密封保存,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污染。
所述中药豆的密度为3-9g/cm3,该硬度对于耳部穴位的刺激作用适中,改善效果的用时不会产生不适感,不会对皮肤表层造成伤害。
所述中药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礞石60-90份、紫英石10-30份、珊瑚5-10份、伏龙肝5-10份、润滑剂0.1-1份;优选的,所述中药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礞石75份、紫英石15份、人工珊瑚7份、伏龙肝8份、润滑剂0.4份;所述收敛脱敏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炉甘石60-90份、冰片20-30份、水杨酸甲醋1-10份、氧化锌3-10份、粘结剂1-3份,生胶1-3份;优选的,所述收敛脱敏膏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炉甘石70份、冰片25份、水杨酸甲醋8份、氧化锌6份,粘结剂2份,生胶2份。
中药豆的主要成分为礞石和紫石英,礞石和紫英石配合使用,加之珊瑚粉与伏龙肝的协同作用,其中有效成分可以刺激耳部腧穴产生生物电磁,可以刺激耳廓细胞产生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使得该处发生电阻抗降低,导电量增高的电学变化,形成耳穴敏感点。本发明优选青礞石。
收敛脱敏膏主要成为炉甘石粉和冰片,炉甘石具有中度的防腐、收敛、保护作用,同时还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长,有效降低了过敏率;冰片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聪,未经郭文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