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1686.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4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超;吴星星;王恒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0 | 分类号: | G01M3/00;F16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管线 检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管线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在危险气体生产及传输应用领域中,管线需要完全密封,若发生泄漏可能会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管接头处往往是泄漏发生的常见部件,因此,设备维护人员采用日常点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以确保管接头处密封可靠不泄露,由于发现漏气再进行维修时有部分危险气体已经泄漏,设备维护人员再进行检测和维修时有重大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该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能直接对泄压进行检测,而且密封效果好,同时浮动式设计,能随管线变形而发生移动,防止受力破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包括管道、沿所述管道对称布置数量为2件的密封机构、连接管、压力表,所述的密封机构位于管道外侧,所述的密封机构与管道间隙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两件对称布置的密封机构之间,所述的连接管与密封机构螺纹相连,所述的压力表位于连接管外侧,所述的压力表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所述的密封机构还包括密封座、沿所述密封座均布的数量不少于2件的密封环、密封胶圈、挡圈、钢球、橡胶套、第一进气通道、第二进气通道、堵头,所述的密封座位于管道外侧且位于连接管外侧,所述的密封座与管道间隙相连且与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密封环位于密封座内部右侧,所述的密封环与密封座紧配相连,所述的密封胶圈嵌入密封座内侧且位于密封环左侧,所述的密封胶圈与密封座紧配相连,所述的挡圈位于密封座内侧且位于密封胶圈外侧,所述的挡圈与密封座螺纹相连且与密封胶圈活动相连,所述的钢球位于密封座内侧且贯穿挡圈,所述的钢球与密封座间隙相连且与挡圈间隙相连,所述的橡胶套位于挡圈内侧且被钢球贯穿,所述的橡胶套与挡圈粘接相连且与钢球活动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通道位于密封胶圈正上方,所述的第一进气通道贯穿密封座,所述的第二进气通道位于第一进气通道右侧且位于密封环和密封胶圈之间,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腔体互通,所述的堵头位于密封座外侧且一端伸入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的堵头与密封座螺纹相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胶圈还设有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位于密封胶圈内侧中心处,所述的密封腔贯穿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胶圈还设有进气孔,所述的进气孔贯穿密封胶圈且与密封腔的腔体互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的轴线与第一进气通道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胶圈还设有限位头,所述的限位头位于密封胶圈外侧且嵌入密封座,所述的限位头与密封胶圈一体相连且与密封座紧配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环数量为2件,均布于密封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环还设有密封内卡圈,所述的密封内卡圈位于密封环内侧,所述的密封内卡圈与密封环紧配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浮动式管线泄压检测机构,设置在密封环上的密封内卡圈与管道接触构成第一级密封,当泄漏的气体穿过第一级密封后,气体先后经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进气孔进入设置在密封胶圈上的密封腔,使得密封胶圈发生变形与管道进一步接触构成第二级密封,若仍然有气体泄漏,设置在挡圈上的橡胶套与管道接触构成第三级密封,从而将气体完全密封,泄漏的气体完全进入连接管,使得压力表能精确检测泄漏气体压力,提高测压精度及稳定性,钢球用于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便于密封机构移动。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泄漏气体压力进行检测,通过三级密封,有效防止泄漏气体外排,同时,采用浮动式设计,当管线形变时,该装置可进行自适应移动,防止受力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主视图
图2示出本发明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密封胶圈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管道 1 密封机构2
连接管 3 压力表4
密封座 201 密封环202
密封胶圈 203 挡圈204
钢球 205 橡胶套206
第一进气通道 207 第二进气通道208
堵头 209 密封腔210
进气孔 211 限位头212
密封内卡圈 21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英维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