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直观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周期的显示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1354.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张士奇;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观 锂离子 蓄电池 充电 周期 显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观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周期的显示计装置,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充放电可调电阻、充放电指示led灯珠、电流线圈、槽永磁体滑环、放电干簧开关、充电干簧开关、电池充放电周期显示计、显示计储液腔、充放电周期显示刻度、加热电阻、蒸发通道、压力弹簧、热膨胀球阀构成;可以根据电池充放电周期与电流之间关系特性,用加热电阻对显示计储液腔内液体进行加热蒸发显示电池总的充放电周期,从而确定锂电池寿命,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极低成本的电池充放电周期显示计显示出该锂电池的充电周期。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直观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周期的显示计装置,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部分消费者都听说过,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500次充放电,超过这个次数,电池就“寿终正寝”了,许多朋友为了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每次都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时才进行充电,这样对电池的寿命真的有延长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锂电池的寿命是“500次”,指的不是充电的次数,而是一个充放电的周期。一个充电周期意味着电池的所有电量由满用到空,再由空充到满的过程,这并不等同于充一次电。比如说,一块锂电在第一天只用了一半的电量,然后又为它充满电。如果第二天还如此,即用一半就充,总共两次充电下来,这只能算作一个充电周期,而不是两个。因此,通常可能要经过好几次充电才完成一个周期。每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电池容量就会减少一点。不过,这个电量减少幅度非常小,高品质的电池充过多次周期后,仍然会保留原始容量的 80%,很多锂电供电产品在经过两三年后仍然照常使用。当然,电池寿命到了最终后仍是需要更换的。锂电池没有这种效应,但有类似的惰性效应(这和记忆效应是不同的其他的电池都有这种效应)是指电池内的化学物质长时间的不参加反应而变的懒惰以后就不会反应了,深冲深放也没有用。所以使用的时候不需要刻意放电,顺其自然就没什么问题。要注意的是锂电池的寿命基本是固定的,冲一次少一次。另外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该保留30%的电量并且放在0度的干燥环境。这样可以延长寿命。
如果电池属镍镉电池,长期不彻底充电、放电,易在电池内留下痕迹,降低电池容量,这种现象称为电池记忆效应。意思是说,电池好像记忆用户日常的充、放电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难改变这种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电或放电。 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由于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因此在使用锂电池的时候,用户很难知道充放电什么时候是一个周期,自己电池的寿命究竟还剩多少,如何通过一个简单的显示直观的展示电池的寿命,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直观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周期的显示计装置,可直接判断蓄电池的充电周期数及电池寿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直观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周期的显示计装置,包括电池包箱体1、分压电阻13、放电可调电阻14-1、放电指示led灯珠15-1、充电指示led灯珠15-2、电流线圈16、铁磁体17、槽永磁体滑环18、复位弹簧19、充电干簧开关20、放电干簧开关21、电池充放电周期显示计、显示计储液腔23、显示计真空保温层24、充放电周期显示刻度25、加热电阻26、蒸发通道27、压力弹簧28、热膨胀球阀29;
电池包箱体1正极电流输出后分为两路,一路为直流输出端,串接电流线圈16后至负载;另一路串接充压电阻13后又再并联充电和放电两个电路;
a)充电电路串接充电分可调电阻14-2、充电led灯珠15-2后再串接一个充电干簧开关20后再串接电池充电周期显示计22-2的加热电阻26至负极端;
b)放电电路串接放电分可调电阻14-1、放电led灯珠15-1后再串接一个放电干簧开关21后再串接电池放电周期显示计22-1的加热电阻26至负极端;
电流线圈16内部为电磁体17,电磁体的左端为圆柱体,该圆柱体套装一个永磁体滑环18和一个复位弹簧19,复位弹簧19一端连接固定永磁体滑环18,复位弹簧19另一端连接固定电磁体17的圆柱体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1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锂聚合物电池充放电机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稳定回收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