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柏古树的地下部分复壮及其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0368.2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石红旗;谢兴刚;苗峰;杜磊;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10;A01N53/08;A01N47/18;A01P17/00;A01P7/04;C05G1/00;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030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柏 地下 部分 复壮 及其 防治 害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柏古树的保护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侧柏古树的地下部分复壮及其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北方侧柏古树现有的日常养护管理技术主要是浇水、松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等常规技术,未能有效针对侧柏古树的生理习性特点采取专用综合保健技术。
传统的侧柏古树日常养护管理中的浇水只是完成解冻水和越冬水步骤;松土只是翻动地表表层20cm的土壤;施肥的肥料主要为农家肥、化肥等,施肥数量随意,盲目性大;防治病虫害方法单一,对为害侧柏古树最为严重的柏肤小蠹等蛀干害虫采用氟虫腈、氧化乐果等药物防治,没能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不能有效防止蛀干害虫的侵袭,保护效果差;侧柏古树复壮盲目沿用其他树种的复壮方法,简单地挖设复壮沟,填埋微酸性基质及其它肥料,使得复壮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侧柏古树的地下部分复壮及其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有效地针对侧柏古树进行防治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侧柏古树的地下部分复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侧柏古树树冠投影到地面的阴影范围以外的1m内,挖设长度为1m、深度为80cm的放射状复壮沟;
(2)向复壮沟内铺设20cm的第一复壮基质,再向第一复壮基质上铺设20cm的第二复壮基质,再向第二复壮基质上铺设20cm的第三复壮基质;
(3)用河沙填满第三复壮基质中的间隙;
(4)在第三复壮基质的表面铺设泥土;
(5)在树冠投影到地面的阴影范围以外的1m内均匀选取15个点;
(6)在所选取的15个点的地方分别钻取一个直径为5cm、深度为1m的通气孔;
(7)向15个通气孔内分别灌入10kg的侧柏古树专用促根营养液。
作为优选,所述复壮沟挖设有4—5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复壮基质由质量比为85%的腐熟发酵的枝叶粉碎物、10%的尿素和5%和菌根剂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复壮基质由质量比为90%的壳斗科树种的落叶粉碎物、9.9%的腐熟的农家肥和0.1%的黄腐酸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复壮基质为蔷薇科树种的枝条。
作为优选,所述侧柏古树专用促根营养液的制作方法为:
(1)将100g甘草放入25g水中,熬煮90分钟后进行冷却,除去甘草后的溶液即为基础营养液;
(2)向基础营养液中加入1250mg的ABT—3生根粉;
(3)再向基础营养液中加入1.25kg的黄腐酸肥。
作为优选,所述甘草为未被加工过的干态甘草。
第二复壮基质和促根营养液中含有的黄腐酸可使侧柏古树气孔开张度缩小、蒸腾量降低、水分消耗速率减慢、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从而使侧柏古树的衰老速度得到延缓;且本发明采用的侧柏古树新型复壮基质和专用促根营养液中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和植物激素,同时,复壮基质内的有机物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并将土壤中固定的多种元素逐渐释放出来,使侧柏古树可以健壮生长,并恢复生机。
一种侧柏古树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查侧柏古树的蛀干害虫虫孔和虫道;
(2)向蛀干害虫虫道内注射1000倍液的高效氯氰菊酯药物;
(3)使用密封陶土将虫孔密封;
(4)将无纺布材料制成的防虫树衣提前浸泡于药液中8小时;
(5)待防虫树衣完全浸透后,将防虫树衣缠裹在侧柏的主树干处,并用鱼线将防虫树衣缝制结实。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陶土按重量份计,分别由8份陶土、2份聚乙烯醇、10份水、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份高效氯氰菊酯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药液由500倍液的高效氯氰菊酯和600倍液的浓度为50%的多菌灵混合而成。
向蛀干害虫虫道内注射的高效氯氰菊酯药物及密封虫孔的密封陶土里都含有高效氯氰菊酯,所使用的高效氯氰菊酯具有强烈的气味,可以达到驱离和毒杀害虫的目标。通过对侧柏古树应用本发明的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可达到彻底防治蛀干害虫及其它害虫的对侧柏古树的侵害,对蛀干害虫可起到有效地长期的驱离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未经太原市园林植物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0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