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00263.7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刚;李新辉;周英杰;徐鹏程;孟繁贺;徐志峰;刘为;张珂铭;李磊;吴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黄淑娟 |
地址: | 10001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线 相间 间隔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电网设备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在输电线发生摆动的时候,依靠相间间隔棒和其他结构的惯性力使另一侧的连接结构依次向相反方向移动,摆动幅度越大,惯性以及弹力越大,其他相连的连接件移动速度和角度越大,防止在瞬间摆动发生时,输电线之间相间距离大幅改变;横边两侧分别设有带有喇叭口的线夹,在T形连接件上的线缆发生错位移动(即沿输电线方向错位)的时候,使T形连接件上下两端的线缆之间会产生阻力(阻力直接作用于线夹和T形连接件,之后间接作用于另一端的线缆)相互阻止错位继续。线夹端部的喇叭口偶可以在倾斜发生的时候提供拐弯弧度,防止上述过程中线缆收到线夹剪切对线缆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设备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相间间隔棒是电网输电线中用于抑制线缆舞动的常见工具。输电线舞动是指输电线缆在受各种外部或者自身原因而发生复杂的震动或跳跃,大到冰雪天气之后冰凌从线缆大面积同时脱落造成的大振幅上下跳跃,小到受温度变化线缆热胀冷缩导致的线缆之间拉扯变形等,这些晃动或变形难以事先做出准确预测,其结果是导致线缆之间预设的绝缘距离改变并造成短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通过相间间隔棒控制输电线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抑制了上述问题的发生,相间间隔棒通过连接件固定于电网输电线上,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连接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时甚至会影响输电网的正常运行。一是连接结构设计原因导致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并对线缆的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最常见的是连接部位破坏、磨损、腐蚀以及线缆受连接的摩擦或剪切造成断裂;二是连接结构不稳定,线缆之间的相对位置无法保证,导致单相间隔失效,甚至相互牵连影响,导致集体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通过改进间隔棒和连接件的结构以及连接布局,提高其抗扰动及间隔能力,降低接触部位的磨损,提高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包括T形连接件、线夹组、弹性连接装置,所述T形连接件的竖直边末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拐角,拐角的角度A满足90°<A≤180°,所述拐角末端设有连接孔,所述拐角端部背向中间挖有第一弹簧定位孔;所述T形连接件的T形的横边两端固定有线夹组。
所述线夹组包括线夹座和线夹盖,线夹座设于T形连接件T形横边的端部且线夹组形成用于夹住输电线的通道,通道垂直于T形的横边和竖直边;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组成的通道两端向边缘扩张形成喇叭状;所述线夹盖和线夹座设有通孔,线夹盖通过螺栓螺母组连接至线夹座;
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包括一端通过连接孔与T形连接件铰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相应的设有第二弹簧定位孔,第一弹簧定位孔和第二弹簧定位孔之间设有扭力弹簧等提供角度和扭力的弹性件来控制二者之间的夹角;所述T形连接件的拐角端与连接座之间的夹角B满足45°<B≤A。连接座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压缩弹簧,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相间连接座,压缩弹簧设于相间连接座以及连接座之间。
一种输电线相间间隔棒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T形连接件、设于T形连接件两横边端部的线夹、两个弹性连接装置,还包括设于两个弹性连接装置之间的双联相间间隔棒(直线型相间间隔棒),所述两个T形连接件对称的设于相间间隔棒两侧,两个T形连接件的夹角B朝向双联相间间隔棒的同一侧,两个T形连接件的夹角B的角平分线相交。使用该双联相间间隔棒的联结结构,在相间间隔棒两端的输电线沿相间间隔棒方向发生相对位移的时候,利用压缩弹簧32缓冲瞬时变化的冲击力同时储能,保护相间间隔棒及连接结构,防止冲击破坏,之后释放压缩弹簧储存的能量作用于两端的输电线使其复位,在两端输电线沿相间间隔棒轴向发生摆动的或者绕T形连接件的连接点旋转时候,通过T形连接件以及线夹的作用使T形连接件两端的线缆产生反作用力阻止对侧输电线进一步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0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开光箱支架
- 下一篇:35kV配电网线路的交流融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