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遥控的污秽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9800.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赵磊;鲍杰;何兵;沈留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0 | 分类号: | G01N27/20;G01D21/02;G08C17/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陈超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遥控 污秽 在线 自动 监控 系统 | ||
一种基于无线遥控的污秽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包括采集设备、网络服务器和后台监控终端,采集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置有主板、充电电源,主板上设置有4G通信模块,箱体顶部设置有与主板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导传感器,电导传感器包括上表面为波浪形的绝缘塑料基材,绝缘塑料基材的上表面镀有绝缘瓷,绝缘塑料基材两端各设置有金属夹片,金属夹片与绝缘瓷紧密贴合,金属夹片外周套有防护套,电导传感器还包括与两块所述金属夹片连接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连接至主板。本发明检测的结构与实际污秽值更接近;而且还采用了4G通信模块发送数据,4G通信模块的传输速度快,可以实时转发大量的采集数据,避免造成延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遥控的污秽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环境污秽程度也日益加剧。而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电网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扩大。据统计,由于污秽而引起的绝缘闪络事故次数目前在电网总事故次数中已占据第二位,仅次于雷害事故,而污闪事故造成的损失大约是雷害事故的10倍之余。
目前有一种自然污秽区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将带有电导传感器的采集设备放置在所检测的污秽区检测取样点附近,与运行绝缘子同步集污,同时利用大气中的湿度(空气的水分)使集在传感器上污物充分湿润(与运行绝缘子表面状态相同)测出其此时刻的电导,通过盐密计算,得出此时刻的等值盐密值,然后将等值盐密值通过GSM网络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后台。这种方式存在下述两种明显缺点:
其一,由于采集设备的电导传感器结构固定,为平面结构,顶面用于集污,电导传感器的结构与绝缘子的结构完全不同,使得电导传感器表面集污效果与实际的绝缘子还是有一定差异,使得最后得到的结果数据不准确。
其二,现有系统采用短信方式发送数据,发送的数据量大小有限,而且采集设备也无法接收后台的控制指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遥控的污秽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自然污秽区监测系统测量结果不准确、数据传输方式落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遥控的污秽区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其特点是:包括无线网络连接的采集设备、网络服务器和后台监控终端,所述采集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置有主板以及为所述主板供电的充电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有4G通信模块,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导传感器,所述电导传感器包括上表面为波浪形的绝缘塑料基材,所述绝缘塑料基材的上表面镀有绝缘瓷,所述绝缘塑料基材两端各设置有金属夹片,所述金属夹片与绝缘瓷紧密贴合,所述金属夹片外周套有防护套,所述电导传感器还包括与两块所述金属夹片连接的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连接至所述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主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底部开有散热槽,所述充电电源以及主板位于所述散热槽所在高度的上方,所述箱体底部还设置有出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进了电导传感器的结构,电导传感器的上表面为波浪形,相较于平面结构波浪形与绝缘子串的外部形状更为接近,使得最后检测的结果与实际污秽值更接近;而且还采用了4G通信模块发送数据,4G通信模块的传输速度快,可以实时转发大量的采集数据,避免造成延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采集设备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的电导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