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土壤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9710.1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邢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野德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土壤改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农业大棚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碱性土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我国土壤酸碱各异,长江以北多为中性、微碱性土壤,北方有很多地方碱性比较严重。碱性土壤缺乏营养,会导致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含铁元素量严重超标,这样的土壤不仅影响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价值,而且还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对碱性土壤进行改良。
除了自然原因导致的土壤盐碱性增加,目前在农业种植领域,为使粮食、果、蔬等农林经济作物增产,人们在土壤中大量广泛地施用了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物质。在获得一定产量的同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传统肥料的应用,导致了土壤的板结,土壤养分含量失调;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致使土壤中菌群失调,土壤缓冲能力下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增加。这些都在不断加重土壤的含盐碱性。
现有的碱性种植大棚蔬菜的土壤改良方法一般是仅向土壤中添加酸性化学物质,如添加硫磺粉、硫酸亚铁等,这种改良方法虽然能将土壤改良成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但是改良后的土壤肥力仍然较差,并不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充足的营养,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农业大棚土壤改良方法效果不好、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一种适宜种植蔬菜等大棚内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手段
首先,整理土壤,将打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翻入大棚土壤中。这可以使得土壤更有粘性,也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玉米秸秆成本较低,较容易获得。然后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用氨水或生石灰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特别是将酸碱度控制在PH4.3-5.8之间,尤其是酸碱度控制在PH5左右效果会非常好。然后进行施肥整改,每隔一天施用调好酸碱度的酸肥,连续施用10-15次。
施用酸肥时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肥水混合池、第一浇灌管和第二浇灌管,第一浇灌管和第二浇灌管通过供水管与肥水混合池相连,供水管上设有水泵,第一浇灌管上设有第一闸阀及若干出水孔,第二浇灌管上设有第二闸阀及若干喷头,肥水混合池连接有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有第三闸阀。水和肥料在肥水混合池中混合,第一浇灌管对土壤及植物根部进行浇灌,第二浇灌管对植物表面进行浇灌,并能喷洒农药制剂,防治病虫害。肥水混合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以加快肥水的混合速度及提高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适宜种植蔬菜等大棚内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理土壤,将打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翻入大棚土壤中。这可以使得土壤更有粘性,也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玉米秸秆成本较低,较容易获得。
S2: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用氨水或生石灰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特别是将酸碱度控制在PH4.3-5.8之间,效果会非常好。
S3:施肥整改,每隔一天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施用调好酸碱度的酸肥,连续施用10-15次。
实施例2,一种适宜种植蔬菜等大棚内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理土壤,将打碎的玉米秸秆均匀翻入大棚土壤中。这可以使得土壤更有粘性,也能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玉米秸秆成本较低,较容易获得。
S2: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用氨水或生石灰调节酸肥的酸碱度,特别是将酸碱度控制在PH5左右,效果会非常好。
S3:施肥整改,每隔一天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施用调好酸碱度的酸肥,连续施用15次。
S4:在水肥一体化系统中添加土壤改良剂。以增加土壤改良效果。
所述土壤改良剂原料为:
氮肥12kg、磷肥6kg、钾肥4kg、氨基酸肥2kg、有机物25kg、黄腐酸10kg、有效菌1kg(每0.5g含有效菌0.1亿个)、生根剂1kg、防冻因子1kg、顺直因子1kg和抗重茬剂1kg,混合均匀后分成15份,每次施用酸肥整改时,加入一份土壤改良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野德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巨野德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9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低湿地的生态园林景观改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沙荒地植被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