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电吉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8706.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2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融合音源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3/18 | 分类号: | G10H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4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吉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音乐器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电吉他。
背景技术
电贝斯或电吉他是在二十世纪得到蓬勃发展的新型乐器,是通过电器化而产生多种类型吉他的总称,其发声原理与传统吉他不同,不是以箱体的振动发声,而是运用了电磁学原理。电贝斯或电吉他既继承了传统乐器的优点,而又兼有音量音质等电声化带来的自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电声乐器。
然而,当前的电吉他,往往需要外接一个电源,对于一些拥挤的舞台或者场地,外接电源会显得十分不便,而且一直采用外接的电源会显得能耗很高,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自身的特点来降低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电吉他,能够利用电吉他被弹奏的特点,进行同步发电储能,以此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节能电吉他,包括电吉他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端部设有用于安装琴弦的弦架,所述本体中设有空腔,空腔将本体分为上板和下板,所述弦架之间安装有琴弦,所述上板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可转动的圆球,所述圆球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立杆和能伸入空腔中的下立杆,所述上立杆顶部设有用于套住琴弦的套弦机构,下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与位于本体中的储能电瓶连通,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磁极,所述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磁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
本方案节能电吉他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节能电吉他的本体两侧端部设有用于安装琴弦的琴架,琴弦捆绑在琴架上,操作人员拨动琴弦就可以发出电吉他的音乐。本体中设有空腔,空腔将本体分为上板和下板,空腔用于安放储能机构等设施,上板上沿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可转动的圆球,圆球的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立杆和能伸入空腔中的下立杆,上立杆顶部通过套弦机构套在琴架之间的琴弦上,可跟随琴弦摆动,操作人员在演出或者弹奏电子琴的时候,人手拨动琴弦,电吉他在发出美妙音乐的时候,琴弦会带动上立杆沿圆球摆动,圆球转动使得下立杆也跟随摆动,下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线,此导线是与储能电瓶连通的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上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磁极,下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一磁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之间会形成磁场,以及大量因磁场产生的磁感线,当导线也就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时候,便会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流,使得导线成为电源将产生的电能传递到储能电瓶储存;当舞台或者其他条件不允许电吉他外接电源的时候,便可以使用储能电瓶中的电能,方便快捷,同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耗。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套弦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上立杆顶部的套环,套环的内表面沿轴向对称分布有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均设有可依次相邻扇形片,所有扇形片聚合后形成一个与琴弦直径相等的圆孔。套环套在电吉他的琴弦上,普通套环直接与琴弦接触,在琴弦被拨动的过程中,二者频繁的摩擦十分容易使得琴弦断裂,若直接将套环的直径一致,那么因为上立杆等的阻碍作用,会使得琴弦在被弹动时的音色被破坏,因此在套环的内表面沿轴向对称分布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均设有可依次相邻扇形片,所有扇形片聚合后形成一个与琴弦直径相等的圆孔,扇形片将琴弦裹住起到了套环的作用可以使得上立杆跟随琴弦摆动,而琴弦没有与套环直接接触,避免了琴弦因为摩擦断裂;扇形片上的弹簧使得琴弦和套环以及上立杆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减少了上立杆带来的阻碍琴弦摆动的力,进而避免了琴弦在被弹动时的音色被破坏。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均为永磁铁,结构简单,成本低。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扇形片的表面涂抹有润滑油,进一步减少摩擦。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上立杆和下立杆均为空心的橡胶棒,减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节能电吉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本体1、弦架2、琴弦3、上立杆4、下立杆5、储能电瓶6、导线7、第一磁极8、第二磁极9、套环10、弹簧11、扇形片12。
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融合音源乐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融合音源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8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乐器校音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指向性四边型弯张换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