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侧挡拉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8254.9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让永;李鸿;郭道元;杨朝龙;李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功能 侧挡拉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连接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侧挡拉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油罐车底盘主车架和底盘副车架在连接时,通常是在底盘主车架和底盘副车架上焊上连接块,如图4所示,在连接块之间拧入螺栓进行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连接块由螺栓刚性连接,当汽车晃动时,螺栓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长期以往下去,可能会导致螺栓断裂,影响行车安全;2、汽车在上下颠簸时,螺栓上的螺母可能会松脱,也会影响行车安全;3、利用连接块拧入螺栓进行连接时,对连接块上孔的精度要求较高,导致加工复杂,装配困难,不利于生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三点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侧挡拉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侧挡拉码,包括上拉码和下拉码,所述上拉码整体呈H形,上拉码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一侧板之间还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三个均匀设置的通孔。
所述下拉码整体呈门字形,下拉码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连接两第二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还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有三个均匀设置的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的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上设有螺母,螺栓上均设有被螺母压紧的弹性件。
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一连接板的侧边。
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第二侧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侧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由于汽车在运动时,底盘主车架和底盘副车架会晃动,由于螺栓上加入了弹性件,弹性件既可以降低车架的晃动,又可以有效防止汽车在竖直方向上晃动时引起的螺母松脱;
2、本发明中上拉码和下拉码利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受力条件好,安全系数高,拆卸方便,比传统的焊接式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3、本发明中上拉码的两个第一侧板可有效限制底盘主车架和底盘副车架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降低了螺栓受到的剪切力,提高了螺栓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因此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拉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上拉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拉码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连接汽车底盘车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侧挡拉码,包括上拉码1和下拉码2,如图1所示,上拉码1固定在底盘主车架3上,下拉码2固定在底盘副车架4上,上拉码1和下拉码2通过螺栓5连接固定。
其中,上拉码1整体呈H形,如图2所示,上拉码1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一侧板11,第一侧板11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2,第一侧板11之间还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3位于第一侧板11和第一连接板12的一侧;第一连接板12上设有三个均匀设置的通孔,第二连接板13上也设有三个均匀设置的通孔。
其中,下拉码2整体呈门字形,如图3所示,下拉码2包括两块对称的第二侧板21,第二侧板21之间设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2连接两第二侧板21的上端;第二侧板21之间还设有一竖直设置的第四连接板23,第四连接板23连接第二侧板21和第四连接板23的侧边;第三连接板22和第四连接板23上均设有三个均匀设置的通孔。
第一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22上的通孔内设有螺栓5,螺栓5上均设有弹性件6,螺栓5上设有螺母7,弹性件6被螺栓5上拧入的螺母7压紧。
上拉码1固定在底盘主车架上,下拉码2固定在底盘副车架上,其中,上拉码1通过向第二连接板13上的通孔拧入螺栓固定在底盘主车架3上,下拉码2通过向第四连接板23上的通孔拧入螺栓固定在底盘副车架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8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前副车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汽车顶棚中控外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