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生根瘤菌培养基以及采用其制备花生液体根瘤菌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7519.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平;姜亚军;司海丽;曹宝玲;宋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普利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4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根瘤菌 培养基 以及 采用 制备 液体 根瘤菌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生根瘤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花生根瘤菌培养基以及采用其制备花生液体根瘤菌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面积的7%,而氮肥用量却占全球总用量的25%,是世界平均用量的3.75倍。生产化工合成氮肥将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石化原料,如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随着自然能源有限储量的不断减少,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将持续攀升,从而不可避免地拉动化肥价格上涨。化肥工业还是造成环境污染,产生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头。化肥在施入田间后会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地生产潜力。植物对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只有30%,这意味着有70%的氮肥不仅没有滋养作物,而且进入地下水源和空气中,造成饮用水和空气质量下降,进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事实上花生生长所需的氮素营养基本上由根瘤菌提供,如果没有根瘤菌的存在,每亩要施一百多公斤尿素才能满足亩产200公斤花生的氮肥需求。
每亩按400公斤花生,400公斤秸秆来计算:
花生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5%;秸秆含蛋白质10%
400 x 25% + 400 x 10%= 140 公斤蛋白质
140公斤蛋白质折合纯氮
140/ 6.25 = 22.4公斤纯氮
22.4 公斤纯氮等于48.7公斤尿素,
考虑到尿素的植物吸收利用率为30%左右,48.7÷30%=162.3,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花生根瘤菌提供的氮素营养,每亩要施162公斤尿素才能生产400公斤花生。所以说花生的氮肥基本上是根瘤菌贡献的。由此可见,根瘤菌的好与坏对花生的生产至关重要。
根瘤菌接种技术之所以在我国未能广泛采用,除了科学知识普及不够,农民对根瘤菌的作用不甚了解外,最主要原因是根瘤菌产品质量不过关,保质期短。根瘤菌剂的有效成份是活的根瘤菌,但如果制剂不过关,当产品经过一个长的供应链到达农民手中时往往只有少量活性根瘤菌,实际应用效果不明显。
目前,采用文献公开报道的培养基和常规发酵工艺(主要是用于芽孢杆菌发酵)的方法生产花生液体根瘤菌剂,存在着营养不平衡、菌体活性低的弊端,而且,目前培养花生根瘤菌的培养基碳源单一,虽然大多数培养基能很好地支持根瘤菌生长,菌数可达30-80亿/毫升,但它们基本上都难以在室温下稳定存活,其常温放置2个月的活菌数仅为1~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花生根瘤菌培养基,该花生根瘤菌培养基的碳源丰富,能够在室温下稳定存活。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花生根瘤菌培养基制备花生液体根瘤菌剂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花生液体根瘤菌剂具有营养平衡、菌体活性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花生根瘤菌培养基,是海藻糖、甘露醇、蔗糖、柠檬酸、酵母粉、赖氨酸、组氨酸、尿素、KH2PO4、MgSO4•7H2O、CaCl2•2H2O、FeSO4•7H2O、NaCl、Na2MoO4·2H2O和生物素配制而成的水溶液;其中,海藻糖浓度为1~3克/升、甘露醇浓度为1~3克/升、蔗糖浓度为1~3克/升、柠檬酸浓度为1~3克/升、酵母粉浓度为2.5~4.5克/升、赖氨酸浓度为0.13~0.25克/升、组氨酸浓度为0.1~0.2克/升、尿素浓度为1~3克/升、KH2PO4浓度为0.2~0.5克/升、MgSO4•7H2O浓度为0.1~0.3克/升、CaCl2•2H2O浓度为0.1~0.2克/升、FeSO4•7H2O浓度为0.05~0.11克/升、NaCl浓度为0.05~0.15克/升、Na2MoO4·2H2O浓度为0.01~0.03克/升、生物素浓度为0.0005~0.002克/升,所述的水溶液pH为6.8~7.5;并在上述组份灌装前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90的浓度为1~30克/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普利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普利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媒体
- 下一篇:用于电声换能器的听音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