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7077.2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3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齐波;张鹏;荣智海;牛进仓;杨祎;李成榕;陈玉峰;郭志红;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谱 在线 监测 数据 最优 长度 选择 方法 | ||
1.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2,获取变压器在线监测数据作为原始油色谱数据集;
S104,重构原始油色谱数据集相空间;
S106,计算相空间的最优嵌入维数和最优时间延迟;
S108,根据相空间收缩性分析最优嵌入维数与最优长度的关系;所述相空间收缩性分析最优嵌入维数与最优长度的关系,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8A:由于原始油色谱数据集是有界的,假设在[-R,R]之中,则原始油色谱数据的相空间位于一个以2R为边界的超立方体中,时间序列的N个点平均分布在该超立方中,从每个点到边界的平均距离为:
其中,R为数据取值的边界,m为最优嵌入维数,N为最优长度;
步骤S108B:每个点对应的体积为:V0=(2R)m/N,相邻点的特征长度为:
rn=(V0)1/m=2R(1/N)1/m (2)
步骤S108C:当rn=rs时相空间具有可收缩和饱和的特性,否则将始终收缩或者始终饱和,因此可以得到最优嵌入维数与最优长度的关系:
N1/m=2(m+1) (3)
S110,根据最优嵌入维数计算原始油色谱数据集的最优长度;
S112,根据最优长度从原始油色谱数据集中获取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
S114,输出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2,获取变压器在线油色谱监测数据作为原始油色谱数据集;以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采集的全部监测数据作为原始的色谱数据集;具体获取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时间序列数据,每条监测数据对应一个监测时间,且监测时间按照降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4,重构原始油色谱数据集相空间;对原始油色谱数据集x(n)构造m’维向量X(n):X(n)=(x(n)·x(n-t’)·x(n-(m’-1)t’));其中参数n=(m’-1)t’+1,…N’;n=1,2,…N’;t’为预设延迟时间,m’为预设嵌入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6,计算相空间的最优嵌入维数和最优时间延迟采用的计算方法包括:自相关函数法、互信息方法、饱和关联维数法、改进虚假临近点法和C-C法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0,根据最优嵌入维数计算原始油色谱数据集的最优长度,计算油色谱分析数据的最优长度:N=2m(m+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2,根据最优长度从原始油色谱数据集中获取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根据所述的最优长度,在原始油色谱数据集时间序列中选择从最近时间开始之前的N个数据作为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最优长度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4输出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将步骤S112的最优油色谱分析数据集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