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热交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5795.6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方超;刘银燕;王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信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F24H9/02;F28D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董泽宇 |
地址: | 247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热交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采用一个加热面和火力进行接触,热效率传导转换率低,大部分的热量都损失掉,另外传统的炉灶的炉火的热量的利用率较低,锅底的炉火的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循环热交换系统,螺旋型环形弯管设计,充分与火源接触,大大增强了热传导的效率,形成一种高效率传导的封闭循环的热交换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热交换系统,包含加热管和水箱,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水箱的外部并与水箱相分离,所述加热管为上升式螺旋型环形管,加热管设置于明火炉的炉火中,加热管底端的管口为进水口,加热管顶端的管口为蒸汽口,所述蒸汽口和进水口分别与水箱底部的管口相连接后接入水箱内部,水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注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顶端蒸汽口向环内侧折弯后再向下折弯,与加热管底端进水口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上部设有冷凝箱,排气口与冷凝箱相连接,冷凝箱的底部呈斗型,斗型的底部与注水口相连接,冷凝箱通过水阀与外部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设置于生物质燃料炉炉膛的膛口处,与炉膛同轴,环形加热管的顶部设有放置锅具的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箱体为双层真空保温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水箱与螺旋型的环形加热管相连接,并将加热管设置在生物质燃料炉炉膛的膛口处,利用炉灶的余热对加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顺着加热管的螺旋上升,从加热管的蒸汽口接入到水箱内,蒸汽的热量与水箱内的水进行对流,对水进行加热,水箱内的水通过加热管的进水口补充进入加热管,如此循环,螺旋型的环形加热管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大,热传导效率高,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炉的余热,节约了能源,蒸汽口向下折弯与进水口平齐,方便加热管的安装时的空间利用率,冷凝箱的设置实现了系统内的水循环,加热管设置于炉膛的膛口处并设有托住锅具的支脚,设置于此位置的加热管最大限度的接触到炉火的外焰,外焰温度最高,且不会影响锅具的热传导,水箱的双层真空保温设计,减少了系统在热传导时的热量流失。本发明螺旋型环形弯管设计,充分与火源接触,大大增强了热传导的效率,形成一种高效率传导的封闭循环的热交换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循环热交换系统,包含加热管1和水箱2,所述加热管1设置于水箱2的外部并与水箱2相分离,所述加热管1为上升式螺旋型环形管,加热管1设置于明火炉的炉火中,加热管1底端的管口为进水口11,加热管1顶端的管口为蒸汽口12,所述蒸汽口12和进水口11分别与水箱2底部的管口21相连接后接入水箱2内部,水箱2的顶部设有排气口22和注水口23。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1顶端蒸汽口12向环内侧折弯后再向下折弯,与加热管1底端进水口11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的上部设有冷凝箱3,排气口22与冷凝箱3相连接,冷凝箱3的底部呈斗型,斗型的底部与注水口23相连接,冷凝箱3通过水阀与外部水管4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1设置于生物质燃料炉炉膛的膛口处,与炉膛同轴,环形加热管1的顶部设有放置锅具的支脚。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的箱体为双层真空保温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水箱与螺旋型的环形加热管相连接,并将加热管设置在生物质燃料炉炉膛的膛口处,利用炉灶的余热对加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蒸汽顺着加热管的螺旋上升,从加热管的蒸汽口接入到水箱内,蒸汽的热量与水箱内的水进行对流,对水进行加热,水箱内的水通过加热管的进水口补充进入加热管,如此循环,螺旋型的环形加热管与热源的接触面积大,热传导效率高,充分利用生物质燃料炉的余热,节约了能源,蒸汽口向下折弯与进水口平齐,方便加热管的安装时的空间利用率,冷凝箱的设置实现了系统内的水循环,加热管设置于炉膛的膛口处并设有托住锅具的支脚,设置于此位置的加热管最大限度的接触到炉火的外焰,外焰温度最高,且不会影响锅具的热传导,水箱的双层真空保温设计,减少了系统在热传导时的热量流失。本发明螺旋型环形弯管设计,充分与火源接触,大大增强了热传导的效率,形成一种高效率传导的封闭循环的热交换系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信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信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5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加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悬浮式煤粉燃烧常压节能、环保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