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5467.6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6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剑;江子珂;林家烁;文杰;赵端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赵大武;郑凤姣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钢筋 数控 加工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解决了钢筋翻样精确度不高的问题,且无论是否有CAD图纸等结构设计数据均能快速创建包含钢筋的结构BIM模型,自动检测配筋信息,并通过钢筋下料裁剪优化模块确定钢筋的最优裁剪方案,进而生成最优钢筋下料单。在设计端即完成了对所有钢筋进行编号归类,之后通过自动生成钢筋明细表,并对初始料单进行优化,大大提高了钢筋下料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和出错率,在保证钢筋加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钢筋加工中的废料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通过BIM技术也实现了钢筋从设计到加工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是土木工程结构中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钢筋必须制成一定规格和形式的骨架装入模板中,这就需要对钢筋进行强化、拉伸、调直、切断、弯曲、连接等加工以形成钢筋骨架。由于钢筋用量极大,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和时间进度难以控制、材料和能源浪费高、加工成本高、安全隐患多。因而需要采用各种专用机械进行钢筋加工,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钢筋加工已越来越多采用计算机控制,进行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等工作,即钢筋的数控加工技术。
钢筋数控加工的出现使得钢筋原料输送、加工组焊、成品收集实现自动化控制,大大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但是,当前钢筋数控加工与土木建筑结构中钢筋的设计信息还基本脱节,钢筋数控加工还依赖人工进行设计端钢筋信息的录入,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率难以保证。而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以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土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将BIM技术和钢筋数控加工技术相结合,能实现结构设计(包含钢筋)—钢筋下料单—钢筋加工的全过程一体化,从而能快速进行钢筋设计,有效指导现场工人准确、便捷地进行钢筋绑扎,在极大提高钢筋加工作业效率的同时很好保证了构件钢筋的施工质量。
国内一专利(公布号CN 106295078A,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计算—模块化加工系统及方法)中提到了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中心的钢筋生产全过程管理,但这一平台只是简单读取钢筋的设计数据信息,缺乏钢筋信息准确与否的校核环节,且在缺乏钢筋信息的情况下,该平台无法工作。本发明将从包含钢筋的结构快速化BIM建模开始,无论是否有CAD图纸,均能快速搭建包含钢筋的结构BIM模型,自动检测配筋信息,并通过开发钢筋裁剪优化软件确定钢筋的最优裁剪方案,进而生成最优钢筋下料单。本发明相对于上述专利在独立建立结构钢筋BIM模型、提高配筋信息准确性、自动生成最优钢筋下料方案、保证钢筋从设计到加工全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具有更大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施工方便、经济高效、准确易用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BIM软件基础上安装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
步骤二、若有CAD图纸等结构设计数据,通过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直接读取CAD图纸等结构设计数据,建立包含钢筋的结构BIM模型;若无CAD图纸等结构设计数据,通过结构快速化建模插件直接设计并建立包含钢筋的结构BIM 模型。
步骤三、对所生成的结构钢筋模型进行检查,若配筋信息有误,回到步骤二进行修正,或直接通过BIM软件进行修改。
步骤四、钢筋模型的配筋信息无误后,通过结构BIM模型生成钢筋明细表。
步骤五、生成钢筋初始料单。
步骤六、在钢筋初始料单的基础上,进行钢筋下料优化,以形成钢筋下料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5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加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机床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