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码标签、商品防伪码标签及商品防伪分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95216.8 | 申请日: | 2017-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马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10;G06Q30/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刘鑫;马庆朝 |
| 地址: | 11603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标签 商品 防伪 分析 方法 | ||
二维码标签、商品防伪码标签及商品防伪分析的方法,属于商品流通防伪领域为了能够解决实质上显著增强防伪能力,技术要点是:将二维码与防伪底纹结合的问题,在加密二维码的外侧的空白区域或加密二维码中央纠错区域印刷具有不同管理编号信息的防伪底纹,所述防伪底纹的编号的信息同时被绑定于所述加密二维码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流通防伪领域,涉及防伪标签及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码作为一种可以隐形包含大量信息的便捷载体,结合材料、光学、图形和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商品溯源和防伪领域中,现有的单独的二维码,或单独的防伪底纹,在防伪过程中容易被破解,如果将二者进行结合,虽然可以加强防伪的作用,但是,仅是单纯的将两种防伪方式叠加组合,被破解难度实际上只是二者叠加,并不会在实质上解决增强防伪能力的问题,使二者的结合能够不仅发挥各自的防伪能力,并且能够显著增强二者防伪能力之和,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解决实质上显著增强防伪能力,将二维码与防伪底纹结合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码标签,在加密二维码的外侧的空白区域或加密二维码中央纠错区域印刷具有不同管理编号信息的防伪底纹,所述防伪底纹的编号的信息同时被绑定于所述加密二维码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标签,由于每个批次商品的二维码标签会采用不同管理编号的防伪底纹图案,管理编号的信息同时保存在加密二维码中,可以实现加密二维码和防伪底纹的绑定,这样,加密二维码与防伪底纹形成对应关系,且这种对应关系被保存在云平台,除了二维码和底纹识别外,还能对这种对应关系进行验证,只有与二维码绑定的防伪底纹表示的图片信息与平台一致,才能认为,该二维码标签没有被伪造。因而,加密二维码绑定防伪底纹的管理编号,能够更为显著增强防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商品流通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二维码标签,:在加密二维码的外侧的空白区域或加密二维码中央纠错区域印刷具有不同管理编号信息的防伪底纹,所述防伪底纹的编号的信息同时被绑定于所述加密二维码中。
作为优选,所述加密二维码由防伪编号与防伪底纹编号通过加密算法生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伪编号是由所述云平台使用Twitter-Snowflake算法生成64位的U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然后转化为64进制的全局唯一字符串,再冠以1位类别码与3位供货商识别码,生成的具有唯一性的防伪编号。所述类别码用于定义这个防伪编号的种类,可以包括如下信息码:A:商品码;B:外包装码:C:中包装码:D:大包装码。所述供货商识别码用于定义这个防伪编号所属的供货商,一般不同的供货商使用不同的3位识别码来区分。
在一种方案中,所述防伪底纹由所述云平台首先通过OpenGL ES纹理映射的方法生成一款基础底纹,然后在确定好的若干个靠近防伪底纹边缘的位置的点上做出长度为3~5个像素点,颜色与基础底纹的底色相同,使基础底纹的相应位置的线条被切出缺口的标记。
在一种方案中,在防伪底纹的左上、右上和左下三个位置上设置用于定位防伪底纹位置的方形定位块,在所述二维码标签的表面具有类似于X和/或S的切口。
所述的二维码标签的防伪编号与防伪底纹由RSA非对称算法生成,其步骤如下:
所述云平台根据公钥体制对公、私密钥对的要求,随机生成密钥对K1和K1’,K1作为二维码信息加密的加密密钥,K1’作为二维码识读中的解密密钥;
所述云平台根据RSA非对称算法规则,使用K1对待编码明文信息m进行变换,生成包含防伪信息和加密信息的二维码原始数据流s,其中,待编码明文信息m为防伪编号+防伪底纹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中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5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