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5213.4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王卫锋;张茂兴;朱天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F16L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钢 非粘结 挠性管 铠装层 分线 钢圈 性能下降 分线槽 箍紧 细钢 焊接 传递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首先将分线钢圈焊接到接头前端,然后将扁钢在圆周的方向上均匀分布于分线钢圈的分线槽内,最后通过细钢带将箍紧,并将扁钢端部进行弯曲即可。采用这种新的扁钢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可以有效避免扁钢因焊接而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从而保证铠装层每根扁钢受到的载荷均能传递到非粘结挠性管端部的接头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粘结挠性管与接头的连接方式,尤其是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非粘结挠性管相对于传统钢管,因柔性好,连续长度长,抗腐蚀性能好,安装方便,可回收使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海底油气水的输送。非粘结挠性管一般由不同功能层构成,不同功能层的结构形式、材质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抗拉铠装层,是管道结构中拉应力的主要承受层,抗拉铠装层一般为双层结构,每层结构都为数十根甚至上百根扁钢以一定的角度相互缠绕而组成。
接头作为复合软管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管道和钻井平台的关键部件,其连接部位是管道最薄弱的环节,其设计也是软管设计中最复杂的部分,近年来部分海洋油气泄漏事件就是由于管道接头失效引起的。因此,在接头设计中,要求非粘结挠性管的每一层结构均被单独固定,从而保证每一层受到的载荷均能传递到非粘结挠性管端部的接头上。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软管的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相连,从而保证铠装层的载荷均能传递到接头上。
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连接方法,通常采取焊接的方式,但由于焊接的影响,扁钢的金相组织发生了变化,各项力学性能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在拉伸试验中,往往在抗拉层扁钢处发生断裂。显然,扁钢力学性能下降对于传递抗拉层载荷是不利的。
本专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分线钢圈焊接到接头前端;
步骤2:将扁钢按顺序分置在分线钢圈的分线槽内,确保扁钢在圆周的方向上均匀分布;
步骤3:使用细钢带将分线钢圈上的扁钢箍紧,再将细钢带焊接;
步骤4:切除扁钢端部多余的长度部分,使扁钢端部弯曲,长度与弯曲角度整齐一致。
所述分线钢圈的分线槽均匀排布。
所述分线钢圈的分线槽可根据扁钢的缠绕角度设置为斜槽。
每一层扁钢至少由1个所述分线钢圈和1个所述细钢带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方法,采用新的固定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且可以有效避免铠装层扁钢因焊接而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从而保证铠装层每根扁钢受到的载荷均能传递到非粘结挠性管端部的接头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非粘结挠性管铠装层扁钢与接头的固定连接示意图;
图2为分线钢圈示意图;
其中:1-接头前端;2-分线钢圈1;3-细钢带1;4-抗拉铠装层扁钢条;5-分线钢圈2;6-细钢带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分线钢圈如图2所示,加工时可根据接头前端不同位置的外径确定分线钢圈的内径,分线钢圈的分线槽数量也需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扁钢的数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5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轴承自密封高速高压旋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道扣压接头的扣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