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3653.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陈轩恕;王卓;兰贞波;刘波;喻明江;李文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500 kv 真空 断路器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800kV、±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受端分层接入500kV/1000kV交流电网,其中500kV、1100kV侧滤波器组断路器采用柱式结构。我国已成功研制出1100kV交流GIS用落地罐式断路器,并成功应用于多个特高压工程,但国内外尚无任何厂家成功研制出500kV、1100kV柱式真空断路器,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考虑到特高压电网功率调整幅度大、频次多,滤波器组投切更为频繁,容性负载开合能力要求远高于标准规定的C2级,其关键技术研究的需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实现500kV容性真空开断无重燃,有效解决了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交流侧500kV及1100kV投切滤波器断路器开断容量不足、重燃及电气寿命短的难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包括:基于双断口固封极柱的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和500kV真空断路器;所述基于双断口固封极柱的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由两个40.5kV真空灭弧室串联而成;所述500kV真空断路器由六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串联并均压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500kV真空断路器共有三套独立的操动机构及三根绝缘支柱。
上述方案中,两个40.5kV真空灭弧室经均压电容并联后首尾之间通过软连接导线连接,第一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下端连接形成公用节点,第二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上端连接形成公用节点。
上述方案中,第一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上端连接形成公用节点,向外引出形成双断口固封极柱的上出线,第二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下端连接形成公用节点,向外引出形成双断口固封极柱的下出线。
上述方案中,第一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下端,第二真空灭弧室及均压电容下端通过绝缘拉杆固定在一起。
上述方案中,两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通过串联及外部均压后形成500kV真空断路器的一个单元,两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的下出线通过连接导线连接,两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的上出线与连接导线之间分别并联一个外部均压电容,两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的绝缘拉杆接口共同与一根绝缘支柱连接。
上述方案中,三个单元串联后形成500kV真空断路器,三个单元出线间首尾相连。
上述方案中,六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采取一字水平布置方式,一个单元配置一个独立的操动机构安装于绝缘支柱内,每个操动机构拉动两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500kV真空断路器共由三根对地绝缘支柱构成。
实施本发明的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0.5kV真空灭弧室的真空短间隙具有较高的开断增益特性,多个短间隙断口串联后的开断能力是明显大于同样总间隙长度的单个断口开断能力。
2、多个断口串联开断,每个断口都分担开断过程电弧能量,所有断口都击穿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开断能力,解决了开断重燃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的拓扑图;
图2是本发明500kV真空断路器单元拓扑图;
图3是基于双断口固封极柱的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500kV真空断路器拓扑结构包括:基于双断口固封极柱104的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1及基于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1的500kV真空断路器。
基于双断口固封极柱104的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1由两个40.5kV真空灭弧室串联而成。500kV真空断路器由六个80kV真空断路器模组1串联并均压而成。500kV真空断路器共有三套独立的操动机构及三根绝缘支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ABB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 下一篇:内伞裙陶瓷真空管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