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3269.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刘开琪;杨强;张会军;苗正;任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贝斯特高温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芳 |
地址: | 063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含低维碳 陶瓷 复合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陶瓷材料、结合剂、碳素材料、低维碳素材料、催化剂、抗氧化剂组成;所述复合材料各组分的加入比例为:陶瓷材料80~90wt%,结合剂3~5wt%,碳素材料3~7wt%,低维碳素材料1~5wt%,抗氧化剂3~5wt%,催化剂为低维碳素材料质量的3~8wt%;所述陶瓷材料由刚玉、镁砂、镁铝尖晶石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组成,分为粗颗粒和细粉,粗颗粒和细粉的比例为65~80:20~35,其中粗颗粒粒度为3~5mm、1~3mm和1mm,细粉粒度80μm;所述碳素材料为鳞片石墨,低维碳素材料为碳纳米管或/和石墨烯;所述催化剂为ZnO粉;
所述复合材料由下述方法制备:其包括预混料与混料、机压成型、热处理与后处理工序;
所述预混料与混料工序,混料前,需将陶瓷细粉、碳素材料、低维碳素材料、催化剂、抗氧化剂按比例预先混合均匀作为预混合料,出料备用;先将陶瓷颗粒料中粒度1mm的颗粒料按比例加入混料机中混合3~5min,待颗粒料基本均匀后加入结合剂再混合3~5min后,将结合剂均匀包裹在粗颗粒表面上,然后加入1mm陶瓷颗粒料混合5~8min,再加入预混料再混练7~10min,至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热处理与后处理工序,将成型样品进行热处理,自室温经20h缓慢升温至200~250℃,保温2~4h;热处理后样品进行外形加工、检测、包装,形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为酚醛树脂、沥青、环氧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结合剂中沥青占比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2~1wt%,所述的沥青,采用中温沥青;所述的酚醛树脂,残炭率要求4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金属Si、金属Al、金属Mg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中金属Al加入量小于等于复合材料总质量的3wt%。
4.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预混料与混料、机压成型、热处理与后处理工序;
所述预混料与混料工序,混料前,需将陶瓷细粉、碳素材料、低维碳素材料、催化剂、抗氧化剂按比例预先混合均匀作为预混合料,出料备用;先将陶瓷颗粒料中粒度1mm的颗粒料按比例加入混料机中混合3~5min,待颗粒料基本均匀后加入结合剂再混合3~5min后,将结合剂均匀包裹在粗颗粒表面上,然后加入1mm陶瓷颗粒料混合5~8min,再加入预混料再混练7~10min,至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热处理与后处理工序,将成型样品进行热处理,自室温经20h缓慢升温至200~250℃,保温2~4h;热处理后样品进行外形加工、检测、包装,形成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含低维碳的陶瓷/炭复合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压成型工序,将混合均匀物料加入压机进行机压成型,成型压力150~25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贝斯特高温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唐山贝斯特高温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32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雷罐专用耐火砖
- 下一篇:一种保温隔热泥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