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2536.8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苏盈盈;黄春艳;陈彬;穆光远;阚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350 | 代理人: | 傅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酸 微生物 包膜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改善地力,使土壤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透气、保水、保肥性能,从而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和改善植物品质和产量。有机肥可以减少因化肥施用过量而引起农产品对人体和禽兽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有机肥本身含有的无机、有机养分可直接提供农作物营养,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和品质的提高,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是土壤酶形成和积累的根本来源。土壤微生物含量增加,土壤过氧化酶,转化酶等活性显著提高,由于酶促效应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矿物养分的转化,获而有利予农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生物有机肥能够增强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氨基酸有机肥是以毛发、棉粕等含有植物蛋白质为原料生产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无激素、无残留的全有机型高效绿色农化新产品。氨基酸有机肥主要适用于花卉、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作物上基施和追施,可以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作物残留,保护生态环境。研究表明,使用氨基酸有机肥可以提高果品质量,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子量小,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具有修复细胞创伤,解毒作用,同时有机肥养分供应缓慢,利于糖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可以提高果重和产量,氨基酸有机肥养分丰富,均衡而平稳地供给果树生长发育,增强光合作用,能满足果树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氨基酸有机肥中有机营养丰富,有机质、腐植酸能改良土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疏松土壤;有机养分流失少,保存于土壤中,提高土壤肥力。
但是现有的氨基酸大量来源于动物肥料,或者动植物混合肥料,不易被农作物根茎吸收和利用,或者吸收和利用率不高。同时,在生产中将氨基酸与有机肥或微量元素肥或大量元素肥结合时通过了高温加工,特别是在结合微生物肥料时没有考虑到有高温载体存在,使得氨基酸和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大量损失,严重影响肥料的品质和使用效果。另外,现有的氨基酸微生物有机肥并且在复合菌肥中的产品组合上,有机成分、无机成分与微生物菌种的搭配过高或过低,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同一类产品质量差距很大,影响了复合肥料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升肥料的氨基酸和微生物的活性功效,并促进肥料的品质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重量份的如下原料混合造粒:水解羽毛粉5~10份、大豆豆粕粉5~10份、硼砂15~20份、硝酸铵45~50份、磷酸一铵15~20份、硫酸钾30~40份、腐殖酸0.2~1份、微量元素0.7~3.5份,制得料粒;
在所述料粒表面包覆0.2~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0.2~1份巨大芽孢杆菌。
在上述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方法步骤直接制备得到的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产品。
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制备的肥料产品,利用富含较多游离氨基酸的水解羽毛粉和大豆豆粕粉搭配作为复合氨基酸供体,连同无机和有机成分造粒,然后再料粒表面包覆复合微生物菌剂,降低了氨基酸和微生物在加工过程中的功效损失;并且含有流胺素、核黄素、烟酸、胆碱等多种营养促进成分,结合其他的营养成分搭配,使肥效品质的发挥更加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的制备方法,方法过程和步骤包括:
S10,将各重量分的如下原料混合造粒:水解羽毛粉5~10份、大豆豆粕粉5~10份、硼砂15~20份、硝酸铵45~50份、磷酸一铵15~20份、硫酸钾30~40份、腐殖酸0.2~1份、微量元素0.7~3.5份,制得料粒;
S20,通过包膜剂在料粒表面包覆0.2~1份枯草芽孢杆菌和0.2~1份巨大芽孢杆菌。
本发明的上述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步骤S10先将肥料的有机/无机成分混合制备成肥料颗粒,然后步骤S20进一步采用包膜剂的方式将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这两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覆在肥料颗粒的表面,形成氨基酸微生物包膜肥料。
步骤S10中,采用的肥料制备原料通过多种有机/无机成分共同搭配组合,将水解羽毛粉和大豆豆粕粉搭配作为氨基酸供体;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