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轴单向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2025.6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炎;方英伟;刘杰;孙浩亮;张建烽;龙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24 | 分类号: | F16D4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齿圆柱齿轮 啮合 底座 输入组件 小齿轮 单向传动结构 输入驱动 圆柱端面 斜齿轮 端面斜齿轮 等高柱 内齿圈 转动 无级变速器 传动稳定 单向传动 底座转动 反向转动 铆钉固定 铆钉 自转 传动 垫片 卡簧 自行车 传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轴单向传动结构。所述主轴单向传动结构包括卡簧、垫片、输入组件、圆柱端面斜齿轮、内齿圈和主轴。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驱动、直齿圆柱齿轮、小齿轮、等高柱、铆钉和底座组成,小齿轮通过等高柱和铆钉固定在底座上,小齿轮与直齿圆柱齿轮相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与输入驱动内齿圈相啮合。通过主轴上的圆柱端面斜齿轮与输入组件底座上的端面斜齿轮啮合,带动底座转动,底座上小齿轮自转带动直齿圆柱齿轮转动,直齿圆柱齿轮带动输入驱动转动。当主轴反向转动时,主轴上的圆柱端面斜齿轮与输入组件底座上的端面斜齿轮不啮合,不传递传动。本发明主要应用于自行车无级变速器单向传动,结构紧凑,传动稳定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结构,特别是一种主轴单向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前进时,后轮获得动力,当自行车脚踏反转时,需要切断自行车后轮的动力输入,传统自行车单向传动结构使用棘轮棘爪结构来实现,但是采用这种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载荷,并造成异响,且容易发生崩齿的现象,目前,高端自行车市场主要采用无级变速器作为其调速结构,具有调速平稳顺畅的特点,其载荷强度较普通自行车强,传统棘轮棘爪单向传动结构不能满足高档自行车高强度、高平稳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主轴单向传动结构,通过端面斜齿轮传动,实现动力的单向传动。
技术方案:一种主轴单向传动结构,包括卡簧、垫片、输入组件、圆柱端面斜齿轮、主轴和内齿圈。所述输入组件包括卡簧、输入驱动、直齿圆柱齿轮、轴承、垫片、小齿轮、等高柱、铆钉、套筒和底座,底座设有端面斜齿,小齿轮通过等高柱和铆钉,固定在底座和垫片之间,垫片与底座通过铆钉连接,小齿轮可自转,套筒通过卡簧轴向固定在底座内,轴承通过卡簧轴向固定在直齿圆柱齿轮内,直齿圆柱齿轮与输入驱动的内齿圈相内啮合,同时直齿圆柱齿轮与小齿轮相外啮合。所述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设有斜齿,圆柱端面斜齿轮内部设有齿圈,与主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相配合,输入组件和圆柱端面斜齿轮通过垫片和卡簧轴向固定在主轴上,内齿圈固定在外部结构上,小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主轴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主轴上的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圆柱端面斜齿轮转动,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相啮合传动,带动底座转动,底座上的小齿轮通过内齿圈位置固定而自转,进而带动连接的直齿圆柱齿轮转动,再带动输入驱动转动。当主轴逆时针转动时,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之间不传动,故输入组件不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单向传动结构还包括波形垫圈,波形垫圈置于输入组件与主轴上的齿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小齿轮数量为5个。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材质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驱动材质为合金材料。
本发明原理:主轴顺时针转动时,通过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相啮合传动,实现输入驱动的转动,进而带动自行车变速器的转动,当主轴逆时针转动时,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之间不传动,切断了动力输入,输入驱动不转动,实现单向平稳传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圆柱端面斜齿轮端面斜齿与输入组件中底座上的端面斜齿的配合实现动力的单向传动,通过齿轮组的传动实现了大载荷平稳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维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入组件三维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输入组件三维图。
图5为本发明内齿圈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2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环保型生态屋顶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的矿泥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