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1203.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亮;陈冲;刘兴波;绳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B60L58/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高压 接触器 故障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故障检测系统,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总负高压直流接触器依次串联于动力电池组、高压保险和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和预充高压直流接触器并联连接、并整体与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并联连接;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设有5个信号检测接口,分别为位于总负高压直流接触器左侧的A点和右侧的E点,位于高压保险右侧的B点,位于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和预充高压直流接触器右侧的C点以及位于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右侧的D点。该系统通过向各高压直流接触器触点施加电压并测量电压可以解决检测某高压直流接触器是否粘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客车配电系统技术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的可控开关最初是借用工业空气开,随着电动汽的发展,这种体积大、重量大并且对安装要求较高的空气磁吹开关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多为真空或惰性气体直流接触器,其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在电动汽车中应用广泛,但其最大的不足就是带载通断时容易产生粘连的问题,严重时导致无法断高压,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或人员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
为了解决该问题,行业内采取多种方案解决,一种是采用交替闭合各接触器的方法,电池管理系统测量接触器后端电压或电流。此方案耗时较多,检测是否粘连时,必须依次闭合各接触器,否则无法检测是否粘连。对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至少4个接触器,系统自检将至少导致几秒钟的延时。另一种是采集动力电池总电压、动力电池总电流和动力电池输出端总电压,若动力电池总电压与动力电池输出总电压相等,动力电池总电压不为零,且动力电池总电流大于零,则检测接触器有粘连可能性。此方法耗时阶段,但无法检测哪个接触器有问题。第三种检测高压直流接触器是否粘连的方案,是使用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接触器,通过辅助触点与主触点的联动获得高压直流接触器的实际状态,但其体积较大,成本高,对其安装与布置影响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直流接触器粘连的检测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电池高压接触器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池配电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总负高压直流接触器与动力电池组、高压保险和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依次串联;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和预充高压直流接触器并联连接、并整体与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并联连接;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设有5个信号检测接口,分别为位于总负高压直流接触器左侧的A点和右侧的E点,位于高压保险右侧的B点,位于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和预充高压直流接触器右侧的C点以及位于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右侧的D点。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设置不少于5个信号检测接口,分别连接于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的A点、B点、C点、D点和E点。A点与E点为一组测量接口,连接电池管理系统1中的K1接口和K2接口,测量总负高压直流接触器是否粘连。B点与D点为一组测量接口,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中的K3接口和K4接口,测量充电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是否粘连。B点与C点为一组测量接口,连接电池管理系统中的K5接口和K6接口,测量总正高压直流接触器和预充高压直流接触器是否粘连。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结构简易,仅在动力电池配电系统中增加数条小线径高压检测线,并将检测线连接到电池管理系统。适用性强,满足不同电池管理系统或配电系统的所有直流高压接触器粘连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此接触器粘连检测系统仅需几秒种的检测时间,不影响车辆整车启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1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池系统寿命预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批量灯泡性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