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保护筒后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90721.3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谭浩;周腾鹤;邓春;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1/00 | 分类号: | B64F1/00;B64F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保护 筒后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保护筒后盖。
背景技术
无人机保护筒用于将无人机从潜艇发射井运载至水面,并在水面漂浮状态下发射无人机。保护筒运载无人机和水面漂浮时,需要实现保护筒的水密;发射无人机时,需要利用无人机助推器的燃气压力将后盖冲开,为燃气流提供排导空间,从而实现无人机发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无人机保护筒后盖,实现保护筒运载无人机和水面漂浮时保护筒的水密;以及在发射无人机时,利用无人机助推器的燃气压力将后盖冲开,为燃气流提供排导空间,从而实现无人机发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保护筒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本体1、后盖子环节2、拉断片3和尾鳍4;其中所述后盖本体1是后盖的承力部件,所述后盖本体1安装在保护筒后法兰上,后盖本体1的法兰面上设置有O形橡胶圈安装沟槽,用于后盖本体1与其他部位连接处的水密;所述后盖子环节2安装在后盖本体1上,是后盖的冲破部位,所述拉断片3将后盖子环节2与后盖本体1连接在一起,所述后盖本体1上设有两个后盖子环节2,每个后盖子环节2通过两个拉断片3固定在后盖本体1上,四片尾鳍4相隔90°对称布置在后盖本体上1,尾鳍4的弦长和厚度根据水动力要求设计;两个后盖子环节2关于二者之间的尾鳍4左右对称布置,后盖子环节2的安装位置距离最近的尾鳍4有一定的距离,以保证后盖子环节2在翻转过程中不与尾鳍4发生干涉;
所述拉断片3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薄弱环节,所述薄弱环节用于控制后盖开启的压力大小,第一部与第二部通过中间设置的所述薄弱环节连接,且第一部覆盖在后盖本体1上,第二部覆盖在后盖子环节2上,当作用到后盖子环节2燃气压力载荷大于薄弱环节极限载荷时,拉断片薄弱环节能够被破坏,使得后盖子环节2与后盖本体1分离;后盖子环节2的中心离燃气压力载荷作用线有一定的距离,使得后盖子环节2上作用有力矩,该力矩使得后盖子环节2与后盖本体1分离的瞬间具有预设的角速度。
优选地,在后盖本体1与后盖子环节2配合面上设置有涂抹密封胶的沟槽。
优选地,四片尾鳍4固定在后盖本体1的尾鳍安装座内。
优选地,所述拉断片3为铝合金片。
优选地,所述拉断片3的厚度为5至7mm。
优选地,四片尾鳍4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盖本体1的尾鳍安装座内。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无人机保护筒后盖,后盖与保护筒其他部分相配合,实现了保护筒的水密;后盖冲破部位在助推器燃气压力的作用下可快速、可靠、安全地开启,实现燃气流排导,冲破部分沉入水中,水面上没有残留物;后盖其余部分能够承受燃气流载荷作用,发射过程中状态完好;后盖上设置有四片对称布置的尾鳍,利用尾鳍使保护筒姿态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后盖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拉断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人机保护筒后盖由后盖本体1、后盖子环节2、拉断片3和尾鳍4等四部分组成。其中后盖本体1是后盖的主要承力部件,并具有良好的水密功能,并为其他部件提供给安装接口。后盖本体1通过螺栓安装在保护筒后法兰上,后盖本体1的法兰面上设置有O形橡胶圈安装沟槽,用于后盖本体1与其他部位连接处的水密;后盖子环节2安装在后盖本体1上,是后盖的冲破部位,拉断片3将后盖子环节2与后盖本体1连接在一起,后盖本体1上设有两个后盖子环节2,左右对称布置,每个后盖子环节2通过两个拉断片3固定在后盖本体1上,后盖本体1与后盖子环节2的配合面上设置有涂抹密封胶的沟槽,密封胶涂抹均匀,能保证后盖水密。四片尾鳍4相隔90°对称布置在后盖本体上1,具体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盖本体1的尾鳍安装座内,尾鳍4的弦长和厚度满足水动力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刚强度,以保证保护筒在海浪的扰动下保持姿态稳定。
如图2所示,拉断片3为铝合金片,厚度为5至7mm,保证拉断片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包括第一部、第二部以及薄弱环节,该薄弱环节用于控制后盖开启的压力大小,第一部与第二部通过中间设置的收缩的该薄弱环节连接,且第一部覆盖在后盖本体1上,第二部覆盖在后盖子环节2上。当作用到后盖子环节2燃气压力载荷大于薄弱环节极限载荷时,拉断片薄弱环节被破坏,后盖子环节2与后盖本体1分离,为燃气流提供了排导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未经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浇水的花盆架
- 下一篇:一种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