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微量RNA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0115.1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鞠拓宇;于源华;宁春玉;张昊;宫平;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1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微量 rna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荧光微量RNA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
激发光源A位于样品槽左侧,激发光源B位于样品槽右侧,分别焊接在电路板上,嵌于光传输通道内,用于激发样品中的荧光物质;激发光探测单元A位于激发光源A与样品槽之间,激发光探测单元B位于激发光源B与样品槽之间,激发光探测单元B与样品槽高度均低于激发光源B,激发光探测单元B与样品槽焊接在电路板上,嵌于光传输通道内,保证激发光能照射到样品槽内样品;
荧光探测单元A、荧光探测单元B分别垂直位于样品槽与激发光光路的两侧,焊接在电路板上,嵌于光传输通道内;
光传输通道为封闭式光传输通道,底部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电路板上;
滤光片A、滤光片B分别位于激发光源A、激发光源B与样品槽之间,嵌于光传输通道内;
信号检测单元焊接在电路板上,用于将荧光探测单元A、荧光探测单元B转换的电信号,进行前置放大、解调、滤波、采集;
主控单元焊接在电路板上;
激发光控制单元焊接在电路板上;
液晶显示单元镶嵌于壳体上表面,通过通讯线缆与电路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微量RNA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
荧光探测单元A、荧光探测单元B分别垂直位于样品槽与激发光光路的两侧,焊接于电路板上,嵌于光传输通道内;测量范围为300-1,000nm;发射通道为绿光510–580nm、红光665–720nm;选择蓝光激发时,读取绿色或远红外通道的荧光;当激发光为红光时,只读取远红外通道的荧光。
3.一种荧光微量RNA的检测方法,其方法是:
采用PikoGreen dsDNA定量试剂盒(Broad Range),
PikoGreen dsDNA定量试剂盒组分是
A为1×定量缓冲液 250mL,
B为100×反应液 5mL,
C为100×反应增强液 5mL,
D为dsDNA标准品 9×0.5mL;
步骤一:使用之前,将产品由存储条件下取出恢复至室温,每个组分充分震荡或涡旋混匀、离心,以避免不必要的试剂损耗;
步骤二:配制双链DNA定量试剂;工作液,按照1:199的配比,分别吸取2×TE缓冲溶液与无菌去离子水(定量缓冲液A),混匀;新配工作液应该在1小时之内使用;
步骤三:制作标准品,取两个EP管,每支管按照1:19的配比加入不同浓度的dsDNA标样与工作液,混匀,总体积为200μL,得到标准品1与标准品2;
步骤四:制作标准曲线,将两个标准品依次放入荧光计样品槽内,室温孵育两分钟,使用激发波长为350nm,发射波长为460条件测量荧光值,可确定出标准曲线;
步骤五:检测样品的DNA浓度,按照1:199与1:9之间的配比,取待测样品与稀释缓冲液混匀,总体积为200μL;放入荧光计样品槽内,室温孵育两分钟,读取与样本荧光强度相对应的DNA浓度;
所有试剂处于室温之下,样品混匀放入样品槽内需要室温孵育两分钟;
得到的标定值可储存,方便以后使用;检测数据可存储,最多可存储1,000个样品结果,并且可通过U盘导出;此外,在样品的延伸范围或超过试剂盒的检测范围,仪器屏幕上均会有图形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01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可调放液高度的絮凝罐
- 下一篇:人字形水平管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