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9765.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倪雅兴;张建峰;李改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3/132;C04B33/135;C04B33/13;C04B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黄天天 |
地址: | 2111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粉煤 多孔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以城市污泥原料、一级粉煤灰、淀粉、CaCO3、膨润土,在自来水中湿磨制得浆料,将浆料在一定含水率的情况下注入模具里,干燥一段时间后脱模,然后,将胚体放入烧结炉中,进行无压烧结,保温后取出,得到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本发明将从污水厂取出的污泥直接投入生产,省去了一个干燥筛分的过程,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陶瓷性能。本发明原料廉价,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再现性高、安全可靠,在制备时升温速度快、烧结温度低、程序简便,制备的陶瓷孔隙率大,大大提高了制备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孔陶瓷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轻质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铝硅质废弃物的研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粉煤灰是火力发电站排出的废弃物,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产生的废弃物,是可利用废弃物资源。粉煤灰和城市污泥的组成以SiO2、Al2O3、CaO为主,能够用以制备多孔陶瓷。
当前以粉煤灰和城市污泥为主要陶瓷原料来制备陶瓷的方法较多。例如,赵等人使用等组分的粉煤灰、城市污泥和粘土,在1100℃下制备了一种粉煤灰、城市污泥和粘土复合陶瓷颗粒和粘土基陶瓷颗粒,这些陶瓷颗粒被用于在加入进生物滤池中进行污水处理,通过测试表明,使用粉煤灰、城市污泥和粘土复合制备的陶瓷粒的气孔率高于粘土基,对污水过滤处理效果更佳(Zhao Y,et al.Research on sludge-fly ash ceramic particles(SFCP)for synthetic and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biological aeratedfilter(BAF),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21):4955-4962)。徐鹏设计了方案:CaCO3添量为30%、1150℃烧结、保温30min时,粉煤灰城市污泥配比为3∶2,膨润土为3%,硅酸钠为1.5%,制备的多孔陶瓷制品的总气孔率达67.29%,体积密度为1.06g/cm3。(徐鹏.粉煤灰-城市污泥制备多孔陶瓷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5.),制备时由几种配料在干燥状态下混合在由压片机13MPa压制成型。而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无压成型,可以在污泥出厂时以一定含水率直接使用,节约了一次污泥干燥的成本,可以调整颗粒的形状;选择造孔剂时,根据其成孔机理的不同选择混合两种造孔剂分两个阶段成孔,使陶瓷密度更小,孔隙率更大,同时改善了陶瓷在烧结过程中开裂的情况。在用于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密度小的轻质陶粒可以节省反冲洗时的能量,孔隙率大更有利于微生物依附。
因此,发展一种制备轻质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方法非常必要,对于进一步利用城市废弃物,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政策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度小、晶粒均匀、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的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泥、粉煤灰、淀粉、CaCO3、膨润土按照1.5~2.5∶3~4∶0.35~1.2∶0.35-1.∶2∶0.2-0.4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水搅拌,充分混合后得到浆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污泥可选用城市污泥,可以直接将出厂的污泥(含水率47.5%)投入使用;
(2)将步骤(2)得到的浆料注入模具中,搅拌驱赶其中的气泡,待充分填满模具后,干燥,待胚体变硬后脱模,使胚体无外观缺陷;
(3)将胚体放入烧结炉中在进行高温无压烧结,保温后取出,得到污泥-粉煤灰多孔陶瓷。优选地,步骤(3)中,将干燥后的泥料脱模,不能有裂缝,胚体直径在12mm,根据模具不同可自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