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469.4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丽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N59/06;A01N37/40;A01N27/00;A01N43/90;A01N37/36;A01N53/04;A01N59/16;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 室内 虫害 花卉 观赏性花卉 方解石粉 观赏花卉 经济损失 农用稀土 去离子水 乙醇乙酯 有效抑制 观赏 通用 胺菊酯 二甲苯 腐植酸 观赏性 柠檬烯 乳酸钾 水杨酸 印楝素 质量份 制备 杂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腐植酸12‑24份、水杨酸2‑4份、农用稀土4‑8份、柠檬烯3‑6份、胺菊酯4‑8份、乙醇乙酯4‑10份、方解石粉14‑16份、印楝素6‑12份、乳酸钾10‑14份、二甲苯4‑6份、去离子水60‑80份,本发明杀虫剂可以有效抑制室内观赏花卉的虫害,减少经济损失与虫害对花卉观赏性的影响,同时具有除杂草与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更加适合观赏性花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观赏花卉是一类花卉的统称。观赏花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花卉。包括乔木、灌木、草木、水生植物,主要特征是花形奇特,形态微妙,色彩艳丽,气味芬芳,广被人们喜爱的品种,花卉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但是在观赏性花卉的种植过程中,虫害的发生会导致花卉叶片受损,大幅降低花卉观赏性,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发生虫害的花卉会导致其他花卉同样受到虫害的影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腐植酸12-24份、水杨酸2-4份、农用稀土4-8份、柠檬烯3-6份、胺菊酯4-8份、乙醇乙酯4-10份、方解石粉14-16份、印楝素6-12份、乳酸钾10-14份、二甲苯4-6份、去离子水60-80份。
进一步、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腐植酸12份、水杨酸2份、农用稀土4份、柠檬烯3份、胺菊酯4份、乙醇乙酯4份、方解石粉14份、印楝素6份、乳酸钾10份、二甲苯4份、去离子水60份。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腐植酸18份、水杨酸3份、农用稀土6份、柠檬烯5份、胺菊酯5份、乙醇乙酯7份、方解石粉15份、印楝素10份、乳酸钾12份、二甲苯5份、去离子水70份。
进一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如下成分:
腐植酸24份、水杨酸4份、农用稀土8份、柠檬烯6份、胺菊酯8份、乙醇乙酯10份、方解石粉16份、印楝素12份、乳酸钾14份、二甲苯6份、去离子水80份。
进一步、一种室内观赏用花卉通用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腐植酸12-24份、水杨酸2-4份、农用稀土4-8份、柠檬烯3-6份、胺菊酯4-8份、乙醇乙酯4-10份、方解石粉14-16份、印楝素6-12份、乳酸钾10-14份、二甲苯4-6份,加入去离子水60-80份,并充分搅拌溶解,制得混合物A;
2)、将步骤一制得的混合物A,置于封闭高压中加热1-2小时后,停止加热,冷却后去除不溶物质,取清液加水稀释100-120倍即可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有效防治花卉受到害虫破坏,保护观赏性。
2、使用醇类酯类制剂,无异味无毒,不会影响花卉观赏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丽,未经张爱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4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