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盖检具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9203.X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友;冯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博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顶盖检具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车顶盖是车厢顶部的盖板。对于轿车车身的总体刚度而言,顶盖不是很重要的部件,这也是允许在车顶盖上开设天窗的理由。从设计角度来讲,重要的是它如何与前、后窗框及与支柱交界点平顺过渡,以求得最好的视觉感和最小的空气阻力。为了安全车顶盖还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在顶盖下增加一定数量的加强梁,顶盖内层敷设绝热衬垫材料,以阻止外界温度的传导及减少振动时噪声的传递。车顶盖在汽车装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顶盖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顶盖有问题就将顶盖安装好,容易造成返工繁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盖检具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汽车顶盖检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四块立板,所述立板首尾连接组成矩形,所述立板上下两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连接有定位销,所述立板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架、把手、连杆、压杆和压块,所述支架连接于底板上表面,所述支架顶部铰接有压杆,所述支架顶部铰接有把手,所述连杆分别铰接于把手和压杆,所述压杆端部连接有压块,所述立板四个角分别设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上表面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下表面通过弹簧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底板下部左右两端,和右侧顶部分别设有基准块,所述底板中部设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四个边分别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位置度±0.05mm,检测孔位置度±0.12mm。
一种汽车顶盖检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定位销插在定位孔内,之后将汽车顶盖置于检具上;
(2)推动把手,使压块将汽车顶盖固定;
(3)定位杆穿过汽车顶盖与检测孔连接;
(4)用塞尺检测各间隙面;
(5)对各个孔进行检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汽车顶盖置于检具上方,通过支撑杆支撑,通过定位销和夹持机构固定,通过观察汽车顶盖与检具的契合度,来判断汽车顶盖是否符合装配要求,如果符合,可以从检具上取下直接装配到汽车上,如果不符合,则顶盖需要二次加工,这种检测方法快速有效,节约了时间挺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盖检具轴测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底板,2—立板,3—定位孔,4—定位销,5—支架,6—把手,7—连杆,8—压杆,9—压块,10—检测孔,11—弹簧,12—定位杆,13—检测组件,14—基准块,15—支撑杆,16—万向轮,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顶盖检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四块立板2,所述立板2首尾连接组成矩形,所述立板2上下两端设有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内连接有定位销4,所述立板2外侧分别设有两个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架5、把手6、连杆7、压杆8和压块9,所述支架5连接于底板1上表面,所述支架5顶部铰接有压杆8,所述支架5顶部铰接有把手6,所述连杆7分别铰接于把手6和压杆8,所述压杆8端部连接有压块9,所述立板2四个角分别设有检测组件13,所述检测组件13上表面设有检测孔10,所述检测孔10下表面通过弹簧11连接有定位杆12,所述底板1下部左右两端,和右侧顶部分别设有基准块14,所述底板1中部设有支撑杆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下表面设有万向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四个边分别设有把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位置度±0.05mm,检测孔位置度±0.12mm。
一种汽车顶盖检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定位销插在定位孔内,之后将汽车顶盖置于检具上;
(2)推动把手,使压块将汽车顶盖固定;
(3)定位杆穿过汽车顶盖与检测孔连接;
(4)用塞尺检测各间隙面;
(5)对各个孔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博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博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9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