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8544.5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3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勇;廖晓康;廖方华;杨远明;邓贤芬;景伶;丁刚;杨涛;黄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64799***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钗 石斛 野外 种植 方法 | ||
1.一种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地环境选择:选择靠近水源、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
苗床铺设:苗床基座由砖和水泥砌成,上层采用竹子搭建,床面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膜上方打上小孔,苗床上铺基质,上苗床前将基质用水浸泡透,苗床间留操作道;
遮阴系统搭建:在苗床顶部搭建遮阳网;
喷淋系统搭建:在过道正上安装半自动喷淋系统;
种苗选择:选用分兜苗或分株苗的三级及以上苗,每丛2~5株;
移栽时间: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
移栽:将金钗石斛苗的根须和基部贴于不含油脂的树皮块上,再将苗床上的丹霞石块压在金钗石斛苗主茎基部以上的1.5 ~2.5 cm处基部,根系要自然伸展,接着用活的苔藓轻轻贴于植株根部;
后期管理:
A.水分管理
在高温季节的早晨和傍晚,采用管淋方式浇灌,保持丹霞石和树皮块湿润,冬季和雨日较多季节,不浇水;
B.光照管理
通过调节遮阳网粗细,保证苗床上遮阴度在55%~75%;
C.施肥管理
春秋两季在金钗石斛种苗发芽之前按照每亩130~170kg基肥的量施肥两次;
D.除草、落叶、苔藓
每年要进行2~3次拔除杂草,要将根际周围的泥土、枯树枝落叶清除干净,高温季节不除草;
E.修剪
石斛栽种后,在每年春季萌发前或冬季采收后,将部分老茎、枯茎或部分生长过密植株剪除,调节其透光程度;
F.采收
栽种3年可进入丰产期,即可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地选择时应选择海拔高度:300~800m,冬季气温:>0℃,年平均气温:>18℃,6~8月均温:>32℃;年均湿度:>80%,年降雨量:>1200mm,无霜期:>300d。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铺设:苗床基座由砖和水泥砌成,上层为竹子搭建,宽1.3~1.7m、高0.4~0.8m、长25~35m,床面先铺一层3丝厚的塑料薄膜,在塑料膜上(8~12)cm×(8~12)cm的距离处打上半径1.5~4 mm的小孔,每个苗床铺基质12~18 cm厚,上苗床前将基质用水浸泡透,苗床间留0.3~0.7 m宽的操作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不含油脂的大小为(10~14)cm×(10~14)cm的树皮块与大小(6~9)cm×(6~9)cm的丹霞石块按(1.5~3)∶1比例混合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不含油脂的大小为12cm ×12cm的树皮块与尺寸8cm×8cm的丹霞石块按2∶1比例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阴系统搭建:在苗床顶部1.8~3m处搭建遮阳网,通过调节遮阳网的粗细,保证遮阴度在55%~75%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搭建:在过道正上方距离苗床顶部1.2~1.8m处安装半自动喷淋系统,每隔48~60cm安装一个喷头,保证每隔过道全部覆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钗石斛栽种的尺寸为(25~35)cm×(25~35)cm的间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分管理时,高温季节浇水要在每日的早晨8点前,下午19点后,浇水的标准是使基质全部湿润,手捏不滴水为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钗石斛野外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是将油饼与不含油脂的锯木屑按1∶(4.5~5.5)的重量比加水拌均、拌湿,用塑料膜将其覆盖严实,堆腐4~12个月充分发酵,即得基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赤水市信天中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85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膜下滴灌带的滴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硅黄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