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7283.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陆婷;戴博;沙秀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缀给基站,接收所述基站的随机接入响应;所述终端发送携带上行数据的第一请求消息至所述基站。本申请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进行数据的传输,节约了终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机器间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系统中,UE(User Equipment,终端)节能是至关重要的。在现有技术中,当UE处于空闲态(RRC_IDLE)有数据需要发送时,UE首先触发随机接入过程建立或恢复与网络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UE最早可以将数据随RRC连接建立完成或RRC恢复完成消息一起发送给基站。之后UE将维持在连接态(RRC_CONNECTED)一段时间,等待基站将UE释放。当UE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有数据需要发送时,UE有可能因为失去时间同步或没有上行资源,而需要先发起随机接入,并在随机接入过程完成后将数据发送给基站。
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UE处于RRC_IDLE状态,使用CP方案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后上传数据,包括:
步骤101,UE发送Msg1消息给eNB,携带随机接入前缀(Preamble);
步骤102,eNB发送Msg2消息给UE,携带随机接入响应(Ra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RAR);
步骤103,UE发送Msg3消息给eNB,携带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和S-TMSI(SAE-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系统架构演进临时移动用户标识);
步骤104,eNB发送Msg4消息给UE,携带RRC连接建立消息(RRCConnectionSetup);
步骤105,UE发送Msg5消息给eNB,携带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和上行数据(UL data)。
如图2所示,为相关技术中UE处于RRC_IDLE状态,使用UP方案在随机接入过程之后上传数据,包括:
步骤201,UE发送Msg1消息给eNB,携带随机接入前缀(Preamble);
步骤202,eNB发送Msg2消息给UE,携带随机接入响应(Ra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RAR);
步骤203,UE发送Msg3消息给eNB,携带RRC连接恢复请求(RRCConnectionResumeRequest)和恢复标识(ResumeID);
步骤204,eNB发送Msg4消息给UE,携带RRC连接恢复消息(RRCConnectionResume);
步骤205,UE发送Msg5消息给eNB,携带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RRCConnectionResumeComplete);
步骤206,UE发送上行数据给eNB。
在一大类应用中,例如抄表业务,静止或低移动性的UE可能每次只需要发送一个数据包,两次数据包发送之间的时间间隔较长,这种情况下,UE进入RRC_CONNECTED状态后仅仅发送一个数据包,但是却要在RRC_CONNECTED状态维持一段时间连续监听基站信号,会造成不必要的耗电。
在上述应用中,当终端发送完一次数据后,即回到RRC_IDLE状态,甚至回到PSM(Power Save Mode,节能模式)状态,可能很长时间不再与网络交互。在这期间,网络侧可能有下行数据要发送给用户。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行数据的传输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2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