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非完整模的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7247.9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武增强;柯伯威;杨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集成 波导 完整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非完整模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层金属面、中间介质层以及下层金属面组成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中间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以及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
所述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所述中间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开放缝隙,并通过所述第一径向开放缝隙相互电耦合;
所述中间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所述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径向开放缝隙,并通过所述第二径向开放缝隙相互电耦合;
所述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所述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金属化中心通孔;
所述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所述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通过两个金属化中心通孔相互磁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非完整模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对应的上层金属面上设置有第一缝隙单元,所述中间八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对应的上层金属面上设置有第二缝隙单元,所述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对应的上层金属面上设置有第三缝隙单元;
所述第一缝隙单元包含沿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圆弧腔内侧蚀刻的第一圆弧缝隙、与所述第一圆弧缝隙的一端连通且沿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左边缘蚀刻的第二径向缝隙、与所述第二径向缝隙的一端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圆弧缝隙同心的第三圆弧缝隙、与所述第三圆弧缝隙的一端连通且沿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右边缘蚀刻的第四径向缝隙以及与所述第四径向缝隙的一端连通且与所述第三圆弧缝隙同心的第五圆弧缝隙;
所述第三缝隙单元与所述第一缝隙单元镜像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非完整模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缝隙单元包含左侧缝隙和右侧缝隙,所述左侧缝隙的结构与第三缝隙单元的结构相同,所述右侧缝隙的结构与第一缝隙单元的结构相同,且左侧缝隙对应的第五圆弧缝隙与右侧缝隙对应的第五圆弧缝隙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非完整模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对应的上层金属面上还设置有第一馈电端,所述第一馈电端用于输入需要滤波的信号;
所述第一馈电端由第一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中心带右侧边缘与第一缝隙单元的第二径向缝隙外侧边缘连接形成,并使得第一缝隙单元的第二径向缝隙与第一缝隙单元的第一圆弧缝隙连通处形成开放缝隙;
所述右侧十六分之一模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对应的上层金属面上还设置有第二馈电端,所述第二馈电端用于输出滤波后的信号;
所述第二馈电端由第二共面波导馈电结构的中心带左侧边缘与第三缝隙单元对应的第二径向缝隙外侧边缘连接形成,并使得第三缝隙单元对应的第二径向缝隙与第三缝隙单元对应的第一圆弧缝隙连通处形成开放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72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种植用承载结构及包含所述结构的种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割手密雾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