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传感器用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布线基板以及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947.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1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未那;广濑吉进;清家晃;小塚久司;冲村康之;大林和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B1/08 | 分类号: | H01B1/08;G01N27/41;H05K1/03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传感 器用 导电性 氧化物 烧结 布线 以及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用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布线基板以及气体传感器。提供一种在室温下能够实现高电导率的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一种气体传感器用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其包含具有组成式:REaCubFecNidOx(其中,RE表示稀土元素,a+b+c+d=1,1.25≤x≤1.75)所示的钙钛矿型氧化物晶体结构的晶相,a、b、c、d满足0.375≤a≤0.524、0.050<b≤0.200、0.025≤c≤0.250、0.150≤d≤0.3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用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导电性氧化物烧结体、布线基板以及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部件的陶瓷制品具备陶瓷制的基体、和基体上设置的电极,电极由金属形成是普遍的。作为这种制品,例如有:具有Ni电极、Pd电极、或Pt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有Ag电极、Cu电极、或Ag-Pd电极的LTCC部件(低温同时煅烧陶瓷);具有Pd电极的压电致动器;具有W电极的半导体封装体;具有Ir电极、或Pt电极的火花塞等。
其中,Ni、Cu、W在与陶瓷基体一起煅烧时需要控制气氛,因此,难以发挥陶瓷基体原有的性能,且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另一方面,Ag的熔点低(962℃),因此陶瓷基体的材质受到限制,进而,由于在低温下煅烧,因此有时陶瓷基体的特性会降低。另外,Pd、Ir、Pt这样的贵金属材料昂贵,因此,难以适用于需要大面积的电极中。
专利文献1中,作为电极用的氧化物,公开了常温下的电阻值高、温度上升的同时电阻值减少的具有负电阻温度特性的镧钴系氧化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室温左右的电阻值高、且高温下B常数的绝对值大这样特性的镧钴系氧化物。然而,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导电性氧化物在室温下电阻率高,导电性不充分。
如上所述,以往的氧化物与金属相比,电导率极低,且B常数(温度系数)的绝对值大,因此,难以代替金属。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电导率大的氧化物,已知有钌系氧化物(RuO2、SrRuO3等),但存在Ru昂贵这样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申请人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电导率高、且B常数(温度系数)小、适合作为导电性材料的氧化物烧结体。另外,非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了各种钙钛矿型氧化物。另外,专利文献4、5中公开了,镧、镍、铜、铁系钙钛矿型氧化物((La、Ni)(Cu、Fe)O3)。专利文献4、5的氧化物例如用作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电极用的氧化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6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878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3/1507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6924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9899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olid State Ionics,76(1995)273.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