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苯胺与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的共聚物吸附分离钯、铂、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6924.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杰;钟丽江;张琴;蒋绍松;张金燕;陈慕涵;吴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3/2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回收率 氨基 共聚物 吸附剂 苯胺 洗脱 分离技术领域 甲氧基苯甲酸 铂族金属 操作流程 环境友好 硫脲溶液 吸附容量 盐酸介质 苯甲酸 固液比 可重复 洗脱剂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苯胺与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的共聚物(简称AN/MBA)吸附分离钯、铂和铑的方法,属于铂族金属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以AN/MBA为吸附剂,按固液比1:100(g/mL)共同吸附0.1mol/L盐酸介质中的Pt、Pd,而将Rh保留在水相,再采用纯水和硫脲溶液分别作为Pt和Pd洗脱剂,采用两步洗脱法,对所吸附的Pt、Pd进行分步洗脱。从而实现Pd、Pt和Rh分离,本发明操作流程简单,吸附容量大,环境友好,Pt的回收率可在97.0%以上,Pd的回收率高于96.0%,Rh的回收率大于95.0%,AN/MBA吸附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苯胺与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的共聚物(简称AN/MBA)吸附分离钯、铂和铑的新方法,属贵金属冶金领域。
背景技术
铂族金属是现代工业、国防军工、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治理必需的战略物资,铂族金属资源是全球最紧缺的战略资源之一。在我国,铂族金属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失效汽车催化剂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大量积压在汽车工业的铂族金属被称为“运动着的铂族金属矿山”,而我国铂族金属资源十分缺乏,因此国家对铂族金属废料的再生回收工作十分重视,最近几年,我国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再生回收的数量一直远远超过矿产铂族金属的产量,从各种失效的含铂族金属二次资源中再生回收铂族金属一直是国内十分重视的产业。
针对不同失效物料的特点,研究开发先进、高效的回收技术,一直是铂族金属冶金领域中的热点。铂族金属由于性质相近,从二次资源中分离回收铂、钯、铑一直是困扰冶金界多年的难题,其产业化工艺主要有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但这两种方法均不能处理低含量的稀溶液。近几年,随着新型吸附材料的出现,吸附法因其分离步骤少,设备投资小,操作流程简单,环境友好且特别适用于稀溶液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国际上一些从事铂族金属生产和回收的知名企业目前采用一种称之为吸附剂,用于复杂基体稀溶液中铂族金属的选择性提取,例如美国Cascade公司制备的1在盐酸介质中能选择性吸附Rh(III),南非英帕拉铂公司(Impala Platinum Limited)制备的2在盐酸介质中能选择性回收Pd(II),日本田中贵金属公司(TKK)制备的190在盐酸介质中能选择性吸附Rh(III),南非Bateman公司在盐酸介质中分别采用133和182选择性吸附Pt(IV)和Ir(IV),但吸附剂关键技术国际上均严格保密,目前,国内已研究用于铂、钯、铑富集分离的吸附剂有:各种浸渍型吸附剂,化学接枝型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剂,生物吸附剂,金属纳米材料吸附剂等。浸渍型萃淋树脂和生物吸附剂稳定性较差,活性炭和金属纳米材料吸附剂选择性不高,而化学 接枝型吸附剂吸附容量小。因此吸附法分离铂、钯、铑在国内至今仍未取得工业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吸附剂分离钯、铂、铑的不足,提出一种吸附容量大、流程短、回收指标高、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和建设投资小的高效钯、铂、铑吸附分离的新方法,可实现混合液中钯、铂、铑的高效分离,为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的吸附分离提供新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
用苯胺与2-氨基-6-甲氧基苯甲酸的共聚物(简称AN/MBA)为吸附剂,按固液比1:100(g/mL)吸附0.1mol/L盐酸介质中的Pt、Pd,而将Rh保留在水相,两步法解吸Pt、Pd,第一步采用纯水解吸共聚物上吸附的Pt,第二步采用硫脲溶液解吸共聚物上吸附的Pd;上述步骤所用AN/MBA吸附剂结构式为:
其中X:(X+Y)=75:100。
以上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包括以下:
(1)配制水相:用HCl调节Pd、Pt和Rh混合料液的H+浓度,使混合料液的H+浓度为0.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