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环棒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599.2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9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韦;李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韦 |
主分类号: | A61B17/62 | 分类号: | A61B17/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环棒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外固定支架是将骨折两端用针或钉钻入,后在皮外将穿入骨折之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其具有以下作用:1)能保持骨折端的良好对位;2)可牵开骨折两端以延长肢体;3)可利用加压技术,促进骨折愈合;4)可以纠正早期在做骨延长或骨折复位时由于置放骨螺钉不精确造成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畸形。
现有外固定支架基本分为两种方式1单边支架,其抗旋转性强,但置钉不灵活;2钉棒系统,抗旋转性差,但置钉灵活方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实现抗旋转性强和置钉灵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环棒系统及其方法。
为达成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环棒系统,其包括:第一环棒钉夹、第二环棒钉夹、第三环棒钉夹、第四环棒钉夹、榛棒夹、12mm碳纤维棒、6mm碳纤维棒、钉夹、骨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棒钉夹的前端设有夹紧12mm碳纤维棒的球形轴套, 位于球形轴套外部用于容纳球形轴套的球形腔,位于中部的用于插入骨螺钉的骨螺钉孔, 位于后端用于连接棒棒夹的12mm轴棒,贯穿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可供锁紧螺栓插入锁紧球形腔及球形轴套的锁紧螺孔。
所述球形轴套沿外侧设置有多个贯穿球形轴套的半球形空腔,半球形空腔内设有钢珠。
所述容纳球形轴套的球形腔内侧设有C型槽, C型槽半径与球形轴套外半径相同。
所述榛棒夹由6mm棒夹和12mm棒夹通过紧螺栓连接锁紧得到,用于锁紧6mm碳纤维棒和12mm轴棒。
所述骨螺钉孔沿环棒钉夹表面弧形阵列,阵列个数为5个。
所述12mm碳纤维棒、6mm碳纤维棒长度不限,可根据创面选择长度。
所述环棒钉夹根椐骨折来选择置放个数。
所述12mm轴棒15的长度为20mm。
一种多功能环棒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tep1:根据骨折位置和骨折长度选择12mm碳纤维棒及6mm碳纤维棒的长度,确定要置放骨螺钉的个数和位置,根据置钉的角度和数量选择相对应的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
Step2:将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逐个通过球形轴套套设在12mm碳纤维棒上, 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可以沿12mm碳纤维棒水平滑动;
Step3:将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分别在12mm碳纤维棒调整到合适位置时利用锁紧螺栓与12mm碳纤维棒固定;
Step4:将榛棒夹沿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环棒钉夹后端设置的12mm轴棒套入,通过锁紧螺栓将棒棒夹紧在第一环棒钉夹或第二环棒钉夹或第三环棒钉夹或第四环棒钉夹上;
Step5:将6mm碳纤维棒分别插入棒棒夹和钉夹中,进行前期的抗扭调整,骨螺钉分别插入钉夹和置放于骨折两侧需要植钉部位,调整好6mm碳纤维棒和骨螺钉置放长度及植入角度后,利用锁紧螺栓锁紧棒棒夹和钉夹,让整个环棒系统保持稳定,能够抗扭,抗拉,整个环棒系统调整和固定结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中环棒钉夹组件灵活,操作简便、用于开放性骨折的前期治疗或根治治疗,每个环棒钉夹都可以通过球形轴套调节环棒钉夹单的角度,用来对骨螺钉置钉位置的适应, 环棒钉夹沿12mm碳纤维棒垂直旋转可达360度,沿12mm碳纤维棒水平任意平行移动,并沿12mm碳纤维棒轴心两侧扭动各30度,环棒钉夹与棒棒夹组合简单,也可以只与12mm碳纤维棒组合,两侧各可进行10度的摆动以及360度范围内平南,度可调节60度以上,水平移动5cm以上。本发明各部件可透X射线,适用范围广,各关节均可使用,主要用于膝关节和踝关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模拟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环棒钉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环棒钉夹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环棒钉夹A-A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环棒钉夹B-B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球形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棒棒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12mm棒夹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韦,未经张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