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6030.6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8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彬彬;刘立志;王晓媛;蒋荣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对外 供电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可以作为移动电源,随时随地对外输出家庭用电,在没有电源供应的情况下,电动汽车中的动力电池可以为电器负载供电,确保电器负载正常运行。
目前,电动汽车对外供电系统的保护主要以监控为主,例如,监控用电设备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连接是否正常、动力电池对外供电系统工作是否正常、用电设备的电流是否超过最大允许电流等等。而现有的对外供电保护方法,无法对负载特性进行评估,不同的电器负载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是不变的,导致适应性较差,容易损坏负载和电动汽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外供电保护方法适应性较差、容易损坏负载和电动汽车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动力电池为电器负载供电时,获取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
根据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判断负载类型;
根据所述负载类型,确定所述电器负载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
根据所述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对所述电器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对所述电器负载供电,包括:
判断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是否大于所述最大允许电流且持续所述过载持续时间;
若是,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停止对所述电器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判断负载类型,包括: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滞后于电压,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感性负载;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超前于电压,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容性负载;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与电压不存在相位差,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阻性负载。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类型,确定所述电器负载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包括:
通过查表法确定所述负载类型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类型,确定所述电器负载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负载类型,通过查表法确定所述负载类型对应的过载倍数和过载持续时间;
根据电动汽车的额定输出电流与所述过载倍数,确定最大允许电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负载类型,通过查表法确定所述负载类型对应的过载倍数和过载持续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电器负载对应的功率因数;
根据所述负载类型和所述功率因数,通过查表法确定对应的过载倍数和过载持续时间。
可选地,在动力电池为电器负载供电之前,还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电压;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阈值;
若大于,则允许所述动力电池对外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动力电池为电器负载供电的过程中,获取动力电池的电压;
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是否小于预设电压阈值;
若小于,则禁止所述动力电池对外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对外供电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动力电池为电器负载供电时,获取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和电压,判断负载类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类型,确定所述电器负载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对所述电器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是否大于所述最大允许电流且持续所述过载持续时间;
若是,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停止对所述电器负载供电。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滞后于电压,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感性负载;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超前于电压,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容性负载;
若所述电器负载的电流与电压不存在相位差,则判断所述电器负载为阻性负载。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查表法确定所述负载类型对应的最大允许电流和过载持续时间。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无线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MCU供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