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85419.9 | 申请日: | 201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倩;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报 网络 性能参数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采样信息、上报信息以及预设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区间的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采样信息用于指示采样周期,上报信息用于指示上报周期,上报周期是采样周期的N倍,参数值区间的信息用于指示每个参数值区间对应的参数值范围;分别在N个采样周期中进行采样,得到N个第一参数信息;确定N个第一参数在参数值区间内的分布情况信息;将分布情况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一参数在预设区间上的分布情况,比现有技术中上报的平均值更能反映出N个采样周期内网络性能的整体性和突发性,有助于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分布情况进行网络性能评估时,得到更加准确的网络性能评估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网管网元可以创建关于网络性能参数的测量任务,并将任务下发给基站。基站根据测量任务中的配置要求将用于表征网络性能的参数上报给网管网元。网管网元根据基站上报的参数对网络进行进行监测和评估。用于表征网络性能的参数可以包括物理资源块利用率(PRB Usage)、空口传输速率等。物理资源块利用率是度量基站空口资源的指标,空口传输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
由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是自干扰系统,若PRB Usage过高,会导致频谱效率降低,运营商流量增速下降。因此网管网元可以监测各小区的PRBUsage,以帮助运营商和设备商及时发现网络资源受限、用户负载过高的问题。
空口传输速率会随着终端的位置变化以及信道质量的波动而改变,网管网元可以通过监测各终端的空口传输速率,来避免空口传输速率过低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在现有技术中,网管网元建立的关于PRB Usage、空口传输速率的测量任务,通常要求基站按照分钟或小时级的上报周期(例如5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等)上报PRBUsage和空口传输速率在一个上报周期内的平均值。然而,在很多场景下,会出现短时的业务突发现象或信道质量波动的现象,导致PRB Usage在短时间较高、资源受限,或者空口传输速率较低。而基站上报的平均值无法反映出这些短时突发现象,不利于网管网元对网络性能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及设备,用于实现网络设备上报的网络性能参数能够反映出相应时间段内网络性能的整体性和突发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上报网络性能参数的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取采样信息、上报信息以及预设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区间的信息,所述采样信息用于指示采样周期,所述上报信息用于指示上报周期,所述上报周期是所述采样周期的N倍,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区间的信息用于指示每个参数值区间对应的参数值范围;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分别在N个采样周期中进行采样,得到N个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N个第一参数在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区间内的分布情况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分布情况信息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
在上述方法中,预先对第一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区间划分,第一网络设备按照预设的采样周期进行采样,并将在N个采样周期获得的N个第一参数在预设区间的分布情况上报给第二网络设备,以使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分布情况对网络性能进行评估。由于第一参数在预设区间上的分布情况,比现有技术中上报的平均值更能反映出N个采样周期内网络性能的整体性和突发性,有助于第二网络设备根据分布情况进行网络性能评估时,得到更加准确的网络性能评估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采样信息、上报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区间的信息,至少一个是由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任务,该测量任务中可以包括第一参数的信息、采样周期、上报周期以及参数值区间的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测量任务对第一参数进行采样、上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5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