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率的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4943.4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0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电力设备 鸟巢 摘除 工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包括绝缘支撑杆,防尘罩,安装平板,托巢杆,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控制线绳,第三绕线轴,第四绕线轴,紧线器,照明灯,导线,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的安装平板固定在绝缘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的防尘罩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上方。本发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下托架的配合设置,有利于对鸟巢进行上下两端的夹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顶端为尖刺状,有利于穿透鸟巢;照明灯,导线和蓄电池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在夜间进行操作;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设置有磁铁,有利于在不收紧控制线绳的时候保持竖直的状态;紧线器的设置,有利于对控制线绳进行收紧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在逐渐增多,活动范围也在日趋扩大。架空输电线路大多运行在荒山野地,线路覆盖面广,输电走廊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大型变电站亦建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之处。在鸟类活动频繁的季节,许多鸟类都喜欢选择在电力架空线路杆塔或者变电站变压器等供电设备上建窝筑窠,鸟类在筑巢期间会频繁地衔叼各种材料,再加上它们的日常排粪等活动,时常引起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有的清除鸟巢的方式是利用长杆工具进行破坏性的清除,鸟巢破损后不仅不易清除干净,而且经常对鸟巢内的幼鸟及鸟蛋造成损害。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368100A,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包括平行设置在绝缘支撑杆上的多个U型插杆,多个所述U型插杆按从上到下体积依次递减排列并围成一个承载鸟巢的筐型结构,所述U型插杆的两端设置有尖刺部。但是现有的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还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掉落的鸟巢容易对操作者造成影响,不便于夜间操作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以解决现有的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工作效率低,掉落的鸟巢容易对操作者造成影响,不便于夜间操作的问题。一种电力设备鸟巢摘除工具,包括绝缘支撑杆,防尘罩,安装平板,托巢杆,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控制线绳,第三绕线轴,第四绕线轴,紧线器,照明灯,导线,蓄电池和充电接口,所述的安装平板固定在绝缘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的防尘罩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上方;所述的托巢杆固定在安装平板的上表面;所述的第一绕线轴安装在托巢杆与安装平板的连接处;所述的第二绕线轴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内部顶端;所述的第三绕线轴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内部下端;所述的第四绕线轴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底部外壁上;所述的紧线器安装在第四绕线轴的上方;所述的控制线绳一端连接托巢杆,另一端绕过第一绕线轴,第二绕线轴,第三绕线轴和第四绕线轴与紧线器连接;所述的照明灯安装在安装平板的上表面中部并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的蓄电池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底部并与充电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托巢杆包括固定杆,转轴,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磁铁,控制耳板,耳孔和下托架,所述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转轴轴接在固定杆的上部两侧;所述的控制耳板安装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外侧;所述的耳孔开设在控制耳板上;所述的磁铁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所述的下托架设置在固定杆的中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线绳贯穿耳孔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系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托巢杆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的托巢杆在安装平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紧线器包括收线盘,收线轴,侧挡片,收线杆和收线套,所述的收线盘通过收线轴安装在绝缘支撑杆的侧面;所述的侧挡片设置在收线盘的外侧;所述的收线杆与收线轴同轴连接;所述的收线套套接在收线杆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的收线杆设置为摇把状。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支撑杆采用多级橡胶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的照明灯采用LED球泡灯,所述的蓄电池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未经朱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