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水稻育苗盘配合使用的插秧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4860.5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盛奇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育苗 配合 使用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水稻育苗盘配合使用的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种植机械。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质量,实现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续作业的机械化。对于现有的插秧机而言,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由于机械爪的抓取动作要求较高,这就增加了装置的结构复杂性,且一旦某一部件出现问题就会大幅度降低插秧的准确性和精度,无法实现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与水稻育苗盘配合使用的插秧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与水稻育苗盘配合使用的插秧机,其包括底座,底座下部设置有浮力机构,底座上部设置有育苗盘承载机构以及插秧机构;底座上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之间架设有水平轴,水平轴的两端固定有轴承,轴承外部固定有行走轮,行走轮包括圆盘形主体,圆盘形主体的外沿上延伸出支撑体,支撑体与圆盘形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支撑板与圆盘形主体的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可调节;水平轴的中部固定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其中小齿轮的侧面设置有与之啮合的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固定在过渡轴上,过渡轴的端部连接有小锥齿轮,小锥齿轮的侧面与大锥齿轮啮合,大锥齿轮与中间轴固定连接,中间轴的末端与转动圆盘固定连接,转动圆盘上设置有导套,导套内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垂直板,垂直板上开设有竖直槽,伸缩杆穿过竖直槽设置,垂直板与移动轴固定连接,移动轴的两端通过导向架支撑导向,移动轴的一个末端固定连接有育苗盘承载机构;育苗盘承载机构包括斜板,斜板的底端与移动轴固定连接,斜板的上端垂直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承载部,育苗盘位于承载部内;承载部的后侧设置有出苗挡板,出苗挡板上具有两个开口,出苗挡板通过竖直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插秧机构位于底座的最后端,包括一对立板,立板之间设置有从动轴,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大齿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从动轴的两侧连接有短臂,短臂上铰接有插秧机械手,插秧机械手为L型,其末端连接有连杆,连杆的端部设置在固定杆上,固定杆与立板固定连接。
过渡轴固定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与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中间轴通过第三支架固定支撑,第三支架与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底座上部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铰接有拉杆,拉杆上设置有拉手。
拉杆与安装座之间可转动铰接,且安装座上具有锁紧拉杆的锁紧机构。
安装座包括一对耳板,两个耳板之间设置有销轴,拉杆设置在销轴上,耳板与底座之间焊接连接。
承载部的前侧还具有托板,托板固定在托板支架上,托板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插秧机与育苗盘配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将育苗盘放置在承载部内,承载部在移动轴的带动下移动,进而秧苗从出苗挡板的开口掉下,机械手进而进行插秧动作,其结构简单,灵活性高,可进行人工驱动,也可以采用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发明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盛奇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盛奇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窄行插秧机的承重式浮船排水槽
- 下一篇:一种水稻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