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4270.2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管鹏;张希;孙颖;余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配置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其中,每个频率资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将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使用至少一个波束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对应的频率资源上发送下行信号;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的多个频率资源是否具有准同位QCL关系的信息。相应地,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采用该频率资源配置方案,通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了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特定的频率资源分组,使得每个频率资源组内的频率资源对于一个终端设备来说是QCL的,从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该频率资源分组为该终端设备服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频率资源的配置。
背景技术
网络设备采用频率资源聚合技术,可以允许使用多个频率资源为一个终端设备服务,大大增加了带宽,进而提高了传输速率。准同位(quasi-co-location,QCL)关系是指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相类似的通信特征。
在相邻的多个频率资源上,两个天线端口之间可能关于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延迟,空域参数等至少一种参数具有QCL关系。例如,对于空域参数来说,如图1a所示的一种接收功率在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的分布示意图,多个频率资源之间的接收功率在到达角的分布很相似,可以认为这两个频率资源之间存在空域准同位(spatial QCL)关系。这样,可以考虑使用一个频率资源的通信特性来为多个频率资源的通信服务,从而节省了对每个频率资源都进行管理带来的时延和开销。但是,在相邻的多个频率资源上也有可能并不具有spatial QCL关系,如图1b所示的另一种接收功率在到达角的分布示意图,多个频率资源之间的接收功率在到达角的分布相似度较低。这时对于每一个频率资源,可能需要单独进行管理。相邻多个频率资源之间是否是否具有QCL关系,与多种因素相关。利用QCL关系进行频率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提高频率资源配置的准确性,但现有技术中尚未有如何确定频率资源的QCL关系以进行频率资源的配置的方案。
因此,网络设备如何对频率资源进行配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确定频率资源之间的准同位关系,从而根据该准同位关系进行频率资源的配置。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配置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其中,每个频率资源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的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使用至少一个波束在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对应的频率资源上发送下行信号;以及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的多个频率资源是否具有准同位QCL关系的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了针对每个终端设备特定的频率资源分组,使得每个频率资源组内的频率资源对于一个终端设备来说是QCL的,从而网络设备可以采用该频率资源分组为该终端设备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配置至少一个频率资源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一个或多个频率资源的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在配置频率资源组之前,获取终端设备的频率资源聚合能力,这样可以针对性的配置频率资源组,提高频率资源配置的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知所述终端设备更新后的频率资源组。在该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配置的频率资源组有更新,则需要通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重新确定各个频率资源组中频率资源的QCL关系。在终端设备上报QCL关系后,对于网络设备原先配置的频率资源组,需要更新频率资源组的,也要将更新后的频率资源组信息通知终端设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主频率资源。在该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频率资源的波束质量等,确定是否需要为终端设备重新配置主频率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4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